烟台高新区创新创业共同体牵头攻关的首套国产化系统交付

来源:胶东在线  2025-11-10 18:14:03
A+A- |举报纠错

  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郭健 实习编辑 单煜媛)近日,由山东省海洋工程装备及材料创新创业共同体牵头攻关的首套国产化FPSO(浮式生产储油装备)新型立管支撑系统成功交付,不仅打破国外企业在该领域的长期技术垄断,更成为我国海工装备自主化进程的里程碑事件。这一突破的背后,既是山东省海洋工程装备及材料创新创业共同体“政产研学金服用”协同优势的集中释放,更是烟台高新区科技创新政策精准赋能的生动实践。

  作为海洋油气开发的“深海枢纽”,FPSO的立管支撑系统长期被欧美企业垄断,不仅技术封锁严密,单套设备采购成本高达数千万元,交货周期长达18个月。2023年,共同体将该技术列为核心攻关方向,依托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的龙头优势,联动56家成员单位组建跨学科攻关团队——材料企业提供耐蚀合金配方,高校院所优化结构力学设计,检测机构搭建深海模拟测试平台,仅用12个月就完成从理论建模到产品下线的全流程突破。

  “单家企业干不了、干不好的‘卡脖子’难题,在共同体平台上实现了集成式突破。”集海创新(山东)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通过1200米水深模拟测试,耐疲劳性能较国外同类产品提升20%,成本降低40%,目前已斩获东南亚海域FPSO项目订单,成为国产海工装备首次获得国际主流业主认可的典型案例。这一成果仅是共同体赋能成效的缩影:自成立以来,平台已启动16项重大攻关项目,推动18项成果产业化,孵化12家科技型企业,引育百余名高端技术人才,建设34家产业创新平台。

  如今,在政策护航与平台赋能的双重驱动下,烟台高新区已形成海工装备创新集聚效应。烟台高新区科技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化“政策精准滴灌+平台协同攻关”模式,支持共同体开展高压高频双壁管、智能化集成舱室等技术研发,助力烟台打造全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制高点。

初审:杨琳
复审:王大鹏
终审:殷守龙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