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阳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发展和改革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创新推出交通运输领域“信易+维修”守信激励政策。作为“信用交通县”创建的核心实践载体,该政策以“守信受益、诚信有价”为导向,通过跨部门协同、全流程管控、多场景覆盖,让诚信价值转化为群众可感可知的实际福利,为新时代县域信用建设与民生服务融合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锚定“双目标” 构建政策体系
海阳市立足“尊崇军人、褒扬诚信”的双重考量,聚焦汽车维修领域群众“维修难、收费乱”的痛点,以“信用交通县”创建为抓手,启动“信易+维修”场景建设。相较于以往的单一部门推进模式,海阳创新构建“交通牵头、发改核信、宣传推广、退役军人服务”的四部门联动机制,实现政策设计与历史纪念、信用创建、民生需求的深度契合。
政策精准锁定三类激励对象:一是海阳市户籍或常住的无不良信用记录退役军人,彰显对老兵群体的尊崇;二是历年“最美退役军人”“文明之星”“出租车诚信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获得者,强化榜样示范效应;三是上年度质量信誉考核前两名的驾校企业车辆,延伸行业激励链条。通过筛选4家信用优良的维修企业作为服务主体,涵盖机油更换、安全检测等高频场景,形成“部门联动、企业参与、群众受益”的政策闭环。

创新“三机制” 激活信用价值
跨部门协同机制,破解“多头管理”难题。借鉴浙江“1+4+N”多跨协同经验,海阳建立四部门权责清单: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制定实施方案,完成4家合作企业资质审核(均具备二类以上维修资质),建立企业动态管理库;市发展和改革局依托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实现激励对象信用状况“一键核验”,确保无不良记录者才能享受优惠;市委宣传部统筹融媒、电视台等渠道开展立体化宣传,在企业门店设置政策公示栏;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优抚系统完成退役军人身份精准核验,避免资格冒用。四部门每月召开会商会议,形成“对象识别-信用核查-服务对接-效果反馈”的协同链路。

分级激励机制,实现“精准滴灌”效应。按照“信用等级差异化优惠”模式,海阳构建阶梯式激励体系:退役军人、优秀驾校享受免费胎压监测和机油8折、工时费9折等普惠政策优惠;荣誉称号获得者在普惠政策基础上,额外享受赠送油路除碳剂、机油优惠券等优享政策。同时借鉴宿迁“企业让利双赢”经验,明确优惠可与企业促销叠加使用,既保障群众实惠,又提升合作企业客流量。

全流程保障机制,筑牢“政策落地”防线。简化材料要求,便捷申领流程,退役军人凭退伍证与行驶证、企业凭考核证明即可办理,无需重复提交资料,申领模式更贴合县域实际;结合工作实际,率先在维修领域制定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实施办法,将企业投诉量、满意率等纳入动态监管考核体系,每半年开展示范企业专项检查,重点核查优惠兑现率与服务质量,对合作企业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强化诚信履约意识;公布示范企业联系人及监督电话,建立“24小时响应、3日内办结”的投诉处理机制,定期回访适用群体满意度,持续优化服务细节,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同时,依托县级融媒体加强宣传引导,扩大政策知晓率,推动形成尊崇退役军人、尊崇守信群体的良好社会氛围。
彰显“三价值” 赋能发展全局
守信群体获得感显著增强。该项优惠政策累计惠及海阳全市退役军人2.6万余人次、荣誉群体57人、驾校企业2家,平均单次维修节省100-300元,兑现优惠金额预计超15万元。正如东村街道“最美退役军人”于树良所言:“退役老兵受尊崇,诚信修车更实惠,这政策暖到心坎里。”
行业发展生态持续优化。政策实施以来,4家合作企业的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客流量、客户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实现“让利换市场”的良性循环。通过信用筛选与动态监管,全市维修行业投诉量同比下降32%,推动形成“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的行业氛围,为“信用交通县”创建奠定坚实基础。
社会诚信氛围日益浓厚。政策推出后,社会各大媒体、公众号纷纷转发,仅发布当日,阅读数达8000余次,转发量已达3000余次,“守信有回报”理念深入人心。截至目前,全市新增“文明之星”申报数量明显提升,驾校质量信誉考核优良率提升至90%以上,信用应用场景从维修领域延伸至驾培、出租等板块,形成“以信促善、以信兴业”的示范效应。
海阳市交通运输领域“信易+维修”政策以四部门联动为机制支撑,既传承了“尊崇军人”的红色基因,又践行了“信用惠民”的发展理念。下一步,海阳市将持续扩大政策宣传,使更多适用群体都参与其中,同时推动信用激励覆盖物流、客运等更多领域,让“信用有价”成为县域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2020年全国“放鱼日”同步增殖放流活动在烟
山东滑雪高手汇聚“雪窝”烟台 赛场飞驰比
2000余名民间艺人齐聚
以新姿态奔赴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