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9月12日讯(通讯员 吴明顺 李佳蓉)9月1日,随着龙口市人民医院北马镇急救站正式纳入烟台市120急救网络,北马镇及周边地区群众迎来了“急救服务零距离”的新时代。该站开通首周即成功处置18例急危重症,其中一例脑卒中患者从呼救到入院仅用11分钟,较此前同类案例救治时间缩短50%,生动诠释了农村急救站点建设的民生价值。

急救前移:从“生死时速”看站点价值
9月3日17时34分,北马镇霍家村一名既往脑出血病史患者突发晕倒,市120急救指挥中心闻讯后第一时间就近调派北马急救站救护车,4分钟抵达现场,7分钟完成转运,患者经龙口市人民医院溶栓治疗后预后良好。“每快一分钟,就多一分生的希望。”该案例凸显了农村急救站点“就近就急”的核心优势,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家门口”的急救保障。据统计,开通后北马镇的急救服务半径由接近20公里缩短至10公里,平均反应时间同步大幅缩短,实现了服务半径与反应时间的双重优化,救治效率显著提升。
体系建设:织密农村急救服务“安全网”
北马急救站是烟台市农村急救体系建设的缩影。农村急救站是院前急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院前急救服务任务。近年来,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工作方针,在市卫健委的领导下,主动作为,在急救站布局规划、业务指导等方面加大力度,各区市通过争取政府投入、医共体帮扶等形式,大力推进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2022年以来,全市13个区市共规划建设急救站28个(其中农村急救站24个)加入市120急救网络,覆盖城乡、运行高效的市、县、乡三级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有力提升了农村地区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水平。

规范管理:推动城乡急救服务同质化
农村急救站点建设是院前急救系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烟台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续推动城市优质急救资源下沉,通过加强新建基层急救站服务管理、开展院前急救人员“双提升”规范化轮训、急救专家定期驻站指导、救护车5G改造等形式,推动城乡急救服务同质化发展,努力让广大农村群众享受到更快捷、更高效的院前急救服务,更好地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