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深1度|打造四大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工业大省“掘金”千亿风口

来源:闪电新闻  2025-07-03 16:05:28
A+A- |举报纠错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3日讯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25个部门单位近日联合印发了《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要将山东打造成为全国机器人研发制造增长极和应用新高地。

作为全国的工业大省,山东省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超过40%,“AI+工业互联网”新模式发展迅猛,数字经济总量占GDP比重已经超过49%,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产业数字化水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均居全国前列。同时,根据赛迪顾问此前发布的《“十五五”重点产业落地工具册——机器人》报告,从产业规模、创新资源、企业集聚、生态活力、政策保障等维度综合分析,山东省被列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第二梯队。这意味着在产业发展方面,山东还有更大的空间可以拓展。

有观点预计,“十五五”时期,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预计将增长至4000亿元左右,且市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面对这一风口,各个省份密集发布了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山东也不例外——2024年,山东就印发《山东省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人形机器人自主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计划到2027年基本进入人形机器人强省序列。

在山东各地,多个城市已着手布局机器人产业。山东青岛着力打造以崂山区、高新区为主承载区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提出了“加快建设北方地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和重要研发制造中心”的具体目标。山东济宁设立了专门的机器人产业基金推动当地机器人产业发展,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济宁机器人产业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今年1至2月份,机器人产业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54%。

最新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超260亿元;山东省人形机器人产业2024年达到4.1亿元,同比增长36.7%。

但对山东来说,这还远远不够。根据最新发布的《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山东提出力争用三年时间,全省机器人制造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培育产值超20亿元的机器人制造领军企业3家以上。

目标既定,有关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山东路径也浮出水面。打造“机器人产业发展四大高地”,是山东此次抛出的大手笔——以济南、青岛、淄博、济宁四地既有优势为支撑,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为各地特色机器人产业进一步提供支撑,将四地分别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机器人测试验证平台,工业、家庭服务、海洋、康养等领域机器人研发制造和集成应用,国内外知名的智能协作机器人和核心零部件生产高地和机器人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

事实上,除了这四地,山东其他多个城市也领到了“任务清单”。比如山东鼓励枣庄市重点发展国产化高性能谐波减速器;鼓励烟台市重点发展多关节机器人、警务协作机器人、智能控制器;支持潍坊市重点发展汽车、农业与物流服务机器人等等。

可以说,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机器人产业成为山东是否能抓住这一轮发展之机的关键。兴许,山东以此为契机,将徐徐展开一幅新的经济蓝图。

闪电新闻记者 贺晓菲  报道

初审:边关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