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民间投融资中介、养老、涉农、市场零售、文旅等领域的非法集资案例频发,给普通百姓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这些非法金融活动往往披着合法外衣,打着高收益、低风险的旗号,利用人们对财富增长的渴望,设下重重陷阱。时值2025年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来临之际,平安人寿烟台中支特别推出防非专刊,帮助您解析那些打着云养殖、康养服务、黄金托管、影视投资、消费返利、公益慈善、虚拟币、高新科技等旗号的非法金融活动套路话术,提升您的金融安全意识,助您远离非法集资,守护财产安全。
“候鸟旅居”变金融陷阱案例介绍
上海山屿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屿海公司”)宣称在国内外拥有70余处康养基地,将这些基地包装成“高端养老社区”,以“候鸟式旅居”为噱头,向“高净值中老年人群”推出会员制产品。 山屿海公司先后推出年化8%至12%的会员制产品,要求投资者一次性缴纳会员费,承诺提供免费旅居、健康管理等服务,或以低于非会员的价格提供服务,宣传“冬天南下避寒、夏天北上避暑”。 除了会员费,山屿海公司还通过房产托管业务吸引投资,以“低总价、高回报”为卖点,承诺每年支付房价6%的租金回报,或通过托管分成实现收益,宣称“70年产权海景房,年租金回报约8%”。 据知情人士透露,投资者缴纳的会员费与房产投资款未进入第三方托管,而是直接流入关联账户,主要用于员工的高额销售提成和老会员本息兑付,形成“拆东补西”的庞氏循环。 2025年3月起,有投资者发现到期的本金和利息未到账,网络上维权声浪渐起。2025年4月,山屿海公司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上海和杭州两地警方立案侦查。
案例启示
近年来,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案件时有发生,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集资套路:
1、投资养老项目:以建设高端养老社区、康养基地等名义吸收资金。
2、提供养老服务:以“候鸟式旅居”“会员制”等服务模式吸引老年人投资。
3、销售老年产品:以“免费体验”“低价购买”等手段诱导老年人消费并投资。
4、以房养老:以房产托管、租金回报等名义吸收资金,承诺高收益但资金实际用途不透明。
这些非法集资行为严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金融机构应加强对相关领域客户的准入审查,严格落实客户尽职调查要求,有效识别和防范相关风险。
防骗小贴士
1、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购买理财产品“高收益”等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持牌金融机构,切勿轻信“高息”假宣传。
2、警惕“高收益”承诺。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凡是承诺高收益、低门槛、零风险的投资理财均为陷阱。
平安人寿烟台中支温馨提示,请勿盲目投资,警惕高收益诱惑,注意不被违法行为所欺骗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