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是城市排水工作中的高风险环节。排水管道、泵站、污水处理设施等场所,常因缺氧、有毒有害气体积聚等引发安全事故。为夯实市政公用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基础,预防事故发生,6月16日至20日,烟台市城市排水服务中心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了一场有限空间作业专题安全培训。

培训中,专家结合实际案例及多年事故调查经验,深入剖析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的原因和教训,强调“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基本原则,以及科学施救的重要性。

课程为期5天,涵盖安全生产形势与案例分析、法规解读、危害辨识、日常管理、防护用品使用维护等内容,并通过高度还原的模拟场景,助力学员掌握规范作业技能。







实操现场,一个巨大的有限空间模拟装置格外引人注目。模拟场景严格按照实际有限空间的构造和环境特点搭建而成,内部空间狭窄、光线昏暗,通风口、检测设备、安全绳索等设施一应俱全,将学员们带入了一个真实的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讲师先系统讲解作业前风险评估、通风换气、气体检测,作业中的个人防护、安全监护,以及作业后的现场清理等各个环节知识要点,随后学员进入模拟场景实操演训。从通风不足可能导致窒息,气体检测不准确可能引发中毒或爆炸,到个人防护不到位可能造成身体伤害等细节,学员认识到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祸。
培训特别设置模拟事故场景,当“中毒晕倒”状况出现,学员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输送新鲜空气,穿戴防护装备施救,并迅速实施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以前只是在书本上看到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今天亲自进入模拟场景,才真正感受到了那种紧张和危险。通过这次实操演练,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进行有限空间作业,也掌握了应急救援的基本技能,以后在实际工作中一定会更加规范、更加小心谨慎。”一位学员深有感触地说。
此次培训以沉浸式模拟贯穿作业全流程,提升了培训实效。学员既掌握安全知识与操作技能,又锻炼应急能力,培训结束后,所有参训学员均参加了理论和实践考试。
城市排水服务中心安全总监姜东表示,安全生产无小事,有限空间作业更是容不得半点马虎。此次培训只是开始,未来还将持续开展针对性培训和演练活动,提升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从源头上防范事故发生,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