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8月23日(星期五)下午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4场(商务局),邀请烟台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由如林;烟台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宋晓文;中国人民银行烟台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海怡;山东港口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东辉介绍情况。
2024.8.23 15:00
主持人汲正扬: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4场,主要向大家介绍2024年上半年商务高质量发展情况及下半年重点工作,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本场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烟台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由如林先生;烟台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宋晓文先生;中国人民银行烟台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海怡女士;山东港口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东辉先生。
下面,请由局长介绍有关情况。
由如林: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首先,对大家长期以来对商务工作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下面,向各位介绍一下今年上半年全市商务高质量发展情况和下步重点工作。
今年以来,面对万亿之城开篇之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商务局瞄准在全国有更大影响、全省创更多经验、全市树更优品牌三个定位,聚力解决群众所盼、企业急需的实际问题,用心助企、暖心服务,争政策、夯基础、谋长远,推动主要商务指标稳健运行、稳中提质、稳中向好。上半年,全市社零额完成1776.3亿元、居全省第三,增长4.8%、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完成2174.8亿元、居全省第二,其中,出口1323.3亿元、增长3.5%;实际使用外资12亿美元、居全省第二,对全省贡献度达到15%、创十年新高。
一、上半年商务高质量发展情况
(一)坚持民生导向全力扩内需,消费市场稳步增长。一是政策支撑有力有效。制定《烟台市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出台葡萄酒产业、会展业发展细则,组织汽车、家电企业开展各类促销活动100余场,加快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发放消费券1200万元,直接拉动消费8亿元。二是消费活动精彩纷呈。突出节日与消费有机融合,贴近民生、系统谋划,组织举办春季消费季、音乐会、德云社、郎朗音乐盛典、烟台大樱桃·苹果·“蓝色粮仓”产销对接等促消费活动30余场。联合央视创新举办2024山东夏日“以旧换新”消费季暨“国潮臻品馆”烟台周活动,被央视多个频道报道点赞,“烟台多了一个名字叫仙儿都”登上热搜榜,这也是央视和山东省政府连续两年在我市举办山东省夏日消费季。央视为我市录制播出《三餐四季》美食季节目,成功展示了鲁菜文化和城市形象。三是消费场景持续提升。顺应数字、绿色、国潮等消费新趋势,改造提升53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引进21家品牌首店,芝罘仙境智慧商圈获评省级试点智慧商圈。联合抖音、快手等头部电商平台举办产业带招商会、“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等活动13场,上半年全市网零额完成233.6亿元、增长15.7%,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6.4、1.8个百分点。四是会展经济健康发展。坚持“会展+消费”融合,引进举办烟台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中国盐业全产业链博览会等展会52场,直接带动城市消费近3亿元,烟台荣获全国会展业金五星奖—“典范会展城市”。五是市场主体不断壮大。高质量做好电商新业态、商业综合体等八大领域企业培育,建立企业储备库,为企业快速稳健发展提供“菜单式”服务,上半年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113家。
(二)坚持创新提质培育新动能,对外贸易稳定向好。一是政策引导持续加力。争取获批全省唯一一个商务部外贸政策直报点,争取青岛海关出台全省唯一一个《关于支持烟台外贸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30条》,出台全省唯一一个《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一系列政策的争取和出台,为全市外贸稳定增长注入源头活水。二是“双百”企业稳中向好。深入实施“双百”培育计划,对重点外贸企业实行“一对一”服务,争取原油配额400万吨,全力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上半年,“双百”企业完成进出口1450亿元、占全市的66.7%,外贸百强企业增长面逐月提升至61%、较年初提高13个百分点。三是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完成1087亿元、增长15.6%,占全市的50%、较去年提高5.7个百分点;保税物流进出口完成414.7亿元、增长12.2%,占全市的比重提高至19.1%。四是新兴业态全面发力。大力实施“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双轮驱动,合计完成进出口224亿元、增长69.5%,上拉全市4.4个百分点。五是市场开拓成效明显。全力克服欧盟、美国、日本等传统市场下滑压力,努力开拓新兴市场,创新举办3场国际精准采购活动,实现从“企业单个认证”到“产业集体背书”、从“组织企业出海”到“组织采购上门”两个转变,累计邀请43个国家的550余家采购商与我市609家企业、供应商洽谈对接,签订意向订单1138笔、订单金额9.16亿元。上半年,对东盟增长12.1%,对“一带一路”国家增长2.6%,对RCEP其他成员国增长2.4%。
(三)坚持区市联动构建一体化招商格局,利用外资量质齐升。一是招商机制更加完善。出台《烟台市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建立市级领导挂帅、县处级干部主抓、市区一体的产业链招商工作机制,深入实施“十百千”工程,高标举办全市招商大会、东南亚出访等市级招商活动35场,积极参与山东—跨国公司合作恳谈会、港澳山东周等省级及以上招商活动10场,持续开展产业链招商攻坚,16条产业链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达95%以上。二是利用外资更加多元。聚焦新能源、城市更新、央企国企等八大重点领域,创新推动汉高乐泰、绿叶医药等9个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1.7亿美元,占全省利润再投资总量的23.6%;抓好QFLP、境外融资领域利用外资,储备项目5个、规模超3亿美元;突破央企国企利用外资,上半年到资2.5亿美元、占外资总量的20.8%,其中万华到资1.5亿美元,为今年单笔最大国企利用外资项目。三是营商环境更加优质。建立健全“三个一批”、全生命周期服务和部门会商等机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等问题63件,助力3个QFLP项目顺利实施,华能新能源3000万美元项目从签约到资金到位仅用30天时间,山高新能源项目2天到资1000万美元,中建国际容缺服务、实现当月注册当月到资。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下步,市商务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以创新的理念、改革的思维,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开拓新路径,培育新动能,畅通双循环,奋力推动商务各项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为加快打造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贡献更多商务力量。
(一)在全域消费上再加力,全力惠民生、助企业、促发展。培育壮大消费市场,精心举办秋冬消费季、“网红烟台行”等大型消费活动50场以上,全面释放100场以上展会活动的消费潜能。大力发展服务消费,聚焦餐饮住宿、家政服务等领域,聚力提升服务品质,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需求。加快实施以旧换新,全力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让群众享受更多实实在在的优惠。创新打造消费场景,放大2024山东夏日“以旧换新”消费季暨“国潮臻品馆”烟台周活动带动引领效应,携手区市打造富有本地特色、具有城市烟火气的消费场景,全力发展高品质、受欢迎、可持续、可夜留的消费业态,全面叫响“‘参’入烟台 拥‘鲍’大海”消费季活动品牌。
(二)在固稳提质上再加力,全力优服务、拓市场、稳外贸。大力拓展市场规模,坚持深耕日韩、巩固欧美、拓展“一带一路”,攻坚突破东盟市场,持续放大外贸稳规模优结构、青岛海关支持烟台外贸30条等政策红利,助力企业不断扩大国际市场。全力服务实体企业,深入实施“双百计划”,“一企一策”帮助解决难题,稳住百强企业增长面。鼓励更多中小企业上线营销、集体出海,全力开展产能合作、技术合作,主动融入“双循环”发展大格局。着力壮大新兴业态,以日韩消费品集散中心、公共海外仓建设为抓手,做大做强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推动更多企业开展跨境贸易。持续壮大金、银、铜、铁、原油、煤炭混配业务,加快打造全球矿产品保税混配中心。
(三)在区市一体上再加力,全力抓融合、强招引、提质效。全面推进“四链”融合,凝聚各方力量,组织区市、市管企业、“链主”企业精准开展境内外招商,办好系列展览会、招商会、研讨会,持续放大“引龙头、补链条、壮集群”效应,加速构建产业垂直生态。全面构建招商网络,积极组织参加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新加坡山东周等国家、省级招商活动,持续集聚新加坡、中东、东南亚、港澳等境外商协组织、侨商、友城等多方资源,拓展烟台朋友圈。全面落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坚持系统思维,强化系统集成,用好商务部首批、全省唯一外资政策直报试点平台,对重点企业市县一体跟踪服务,确保早落地、早到资;对有留存利润的企业进行梳理走访,推动企业增资扩股,为烟台发展、县域壮大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
(四)在改革创新上再加力,全力作示范、提能级、走在前。做大省级园区,加快实施园区“二次创业”,推动省级以上开发区瞄准1-2个主导产业开展招商竞赛。加快建设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为全国海洋建设趟出路子、作出烟台示范。做强自贸综保,全面放大自贸区、综保区政策集成效应,深化落实山东自贸联动创新,推动自贸区烟台片区与海南自贸港深化合作,开展海洋经济等集成式改革,力争制度创新成果保持全省领先;全力申建龙口综保区,夯实开放发展基础。做优特色园区,立足国别特色,进一步提升中韩、中日产业园、国际招商产业园发展能级,打造更具特色和竞争力的对外开放新高地。
我的发布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汲正扬:
感谢由局长的全面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记者提问:
能否介绍一下烟台海关在服务烟台外贸高质量发展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宋晓文:
上半年,为了积极应对外经贸形势变化,推动烟台外贸高质量发展,烟台海关强化政策赋能,积极争取青岛海关出台支持烟台外贸发展30条措施,深入开展“关企面对面”“三敲门”系列活动,取得显著成效,下面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是强化政策供给,全力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关区首批实现跨境电商税款电子支付和担保电子化,率先开展跨关区退货试点,推动建成综保区退货中心仓,优化市场采购“通关一体化”模式,助推“全国日韩消费品集散中心”建设。积极支持争取扩大矿石混配品种及规模,深化“先放后检”“即卸即检”等便利措施,推进“智慧混铜”项目建设,协同打造“区域性矿产品保税混配中心”。全力推进莱阳预制菜评议基地建设,推动栖霞水果评议基地加入黄河流域技贸基地联盟和上合组织国家基地联盟,为烟台优势农产品产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开拓国外市场保驾护航。探索“外轮维修+加工贸易”监管新模式,助力完成30万吨超大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船”修改造业务,支持我市海工装备及船舶制造业全产业链发展。引导企业发展游戏机全球维修业务,实现从“贴牌加工”向贸易服务延伸,打造游戏机全球制造维修双中心。
二是发挥职能优势,不断提升港口发展能级。先后与烟台港、烟台机场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建立健全常态化合作机制。助力烟台机场二期顺利投入使用,打造旅客通关全链条智慧监管体系,实现监管智能化、信息化和规范化,旅客通关速度提升50%。推动机场公用型保税仓库正式揭牌,有效弥补烟台机场保税功能空白,促进航空枢纽建设。畅通中非双向物流通道,以“提前申报、船边直提”模式加快进口铝钒土通关效率,优化“件杂货出口监管”一揽子措施,实施件杂货分类监管、集中查验,助力烟台港稳居中国对非贸易第一口岸。支持“商品车物流基地”建设,量身定制“中欧班列+多式联运+中韩海上高速公路”政策组合包,探索实施“专用框架运输商品车出口”新模式,助力烟台港商品车国际转运规模居全国首位。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构建“企业点题、海关答题、推动落实、评价效果”的闭合链条,常态化开展“敲政府门、敲企业门、敲群众门”的“三敲门”活动,推动烟台海关“E站通便企服务平台”上线运行,累计为94家企业解决问题诉求125个。针对企业货物出口查检难题,全国首创开展“批次检验”模式改革,提升作业时效90%,减少企业资金占用超亿元,成功经验已在全国复制推广。积极响应企业诉求,报请海关总署支持,获批全省唯一铜精矿“转场检验”试点资格,货物口岸停留时间由5天压缩至1天,每个集装箱可节约成本约1300元。加快建设海关分地点实验室,今年5月份,港口油品检测分地点实验室顺利启用,油品检测时间由10个工作日压缩至48小时,有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畅通。
下一步,烟台海关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记守国门、促发展职责使命,进一步加大外贸支持力度、改革创新力度和便企服务力度,持续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全力助推烟台外贸高质量发展。谢谢。
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外汇管理局烟台市分局在丰富外汇政策供给、持续提升外汇服务水平等方面推出了哪些创新举措和外汇服务产品,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海怡: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以来,外汇局烟台市分局按照既“放得活”又“管得住”要求,统筹促便利和防风险,大力推进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持续提升跨境人民币和外汇管理服务水平,切实提高用汇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助力烟台涉外经济在万亿新征程上高质量发展。
一、不断丰富外汇政策供给,让便利化新政更“硬核”
一是汇税合作再扩围,在全省率先实现优质贸易企业税务外汇互认。在省内首创服务贸易对外支付税务备案电子化的基础上,外汇局烟台市分局与烟台市税务局就优质贸易企业互认达成协议,实现推送优质企业出口退税“绿色通道、更快到账”。目前,30余家享受外汇便利化的优质贸易企业成功“出圈”到税务领域,享受税务的绿色通道。
二是系统性改革再升级,银行外汇展业试点业务量居全省首位。银行外汇展业试点是外汇局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的全新改革举措,是对银行外汇展业的基础性、框架性变革。客户可凭纸质或电子指令直接要求银行办理外汇业务,免于事前单证审核,实现外汇业务“秒申请、分钟办”。试点以来,辖区共办理试点业务5千余笔,金额12亿美元。
三是便利化改革再提速,各项改革业务领先全省。在科技金融领域,指导银行按照外汇新政为2家H股公司调回增发资金30亿港元,投入生物技术等领域。在普惠金融领域,持续推动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增量扩容提质,前7个月推动全市9家银行支持380家企业办理便利化业务4.3万笔、金额112.6亿美元,金额稳居全省首位。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继续领跑全省,试点以来办理业务4729笔、金额25.1亿美元,业务金额占全省比重超过37%。在数字金融领域,在全省率先落地资本项目数字化服务试点,前7个月累计办理101笔业务、金额合计1642万美元。
二、持续提升外汇服务水平,倾力打造“爆款”产品
一是当好外汇“保姆”,大幅提升外币支付服务能力。打造“一区一圈两窗口”支付样板,组织银行、支付机构在黄渤海新区、重点商圈、机场、港口等场景深入推进综合支付示范服务区建设。截至目前,在四星级以上酒店等重点场所设立外币代兑机构27个,外币兑换服务点达到404家,实现外币兑换网点及代兑机构“双增长”。
二是打造智慧场景,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融资继续保持全省首位。依托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打造“融资+智慧+场景”模式,撬动海关、银行、信保、港口、铁路等六大数据源,提供“中欧班列齐鲁号”“港云仓”等5个场景融资服务。试点以来,辖区累计融资达167.6亿美元,占全省43%,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三是新增“源头活水”,外贸引导再贴现规模居全省第一。充分利用央行再贴现政策工具的低成本优势,为优质企业量身定制“便利化+金融支持”产品,支持外贸企业发展。前7个月,办理外贸引导专项再贴现金额39.1亿元,支持外贸企业103家次,大部分资金成本不超过2%。
四是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增量提质。坚持本币优先原则,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企业,拓展业务“首办户”,支持自贸区人民币跨境使用。前7个月,全市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756.2亿元,同比增长33.5%,在涉外收支中的占比为31.8%,同比提高10.4个百分点。
下一步,外汇局烟台市分局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总定位、新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涉外主体用汇需求,持续优化政策和服务供给,继续扩大各项便利化政策覆盖面,以高质量外汇管理服务保障全市涉外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记者提问:
2023年,烟台港打造的中非双向物流黄金大通道全程物流解决方案入选了“2023物流与供应链(中国)解决方案”优秀案例,请问,今年以来,烟台港是如何依托该通道助力烟台市外贸高质量发展?
黄东辉: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一、全程物流通道建设情况
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建设的15个港口之一,山东港口烟台港紧跟国家战略发展,积极探索“海外拓展”战略,开创高水平合作模式,加速建设“一带一路”中非双向物流黄金大通道始发港和“中国制造”对非主力出海口,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铝土矿进口第一大港和中国对非贸易第一口岸,为烟台市高质量发展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注入了澎湃动能。
作为我国铝产业重要的进口原料,在烟台港与魏桥创业集团长期的合作过程中,铝土矿逐步发展成为烟台港的支柱性业务和压舱石货源,是烟台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重要支点。2014年,为保障国内铝土矿供应,烟台港会同魏桥集团以及海运承运商韦立集团三方携手几内亚UMS组建“赢联盟”,先后开发建设几内亚博凯港口项目、几内亚金波港口项目,分别于2015年、2021年正式投产,突破性构建以烟台港为枢纽,从非洲矿山到中国终端厂家的铝土矿“海河+海铁”全程物流链条,为我国铝业原料安全保供提供有力支撑,塑造了业界合作典范。2023年,烟台港铝土矿年吞吐量超1.2亿吨,稳居全球铝土矿进口第一港,西港区供应链枢纽型铝土矿码头入选“世界一流专业化码头”。同时,烟台港利用进口铝土矿船舶的返程运力,精准对接非洲经济建设需求,在“重来重回”上持续发力,将钢材、水泥、工程机械、小商品等生产生活资料运往非洲,成功开辟出一条非洲几内亚到中国山东之间的“海上丝绸之路”,稳居中国对非贸易第一港,“中非双向物流黄金大通道全程物流”入选“物流与供应链(中国)解决方案TOP30”优秀案例。
二、依托该物流通道开展的重点工作
今年以来,烟台港锁定一流定位,进一步强化“做强特色、打响品牌”的引领意识,深度联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在航线拓展、业务优化、模式创新、效率提高方面持续发力,港产城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一是铝土矿业务方面,依托40万吨级泊位和一体化转水通道优势、借助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契机,烟台港与河北省、山西省多家氧化铝企业实现了业务深度合作,打通烟台港至介休、南关、孝南、霍州等4个内陆站点的全新物流大通道,成功将烟台港“中非铝土矿全程物流链”延伸至省外氧化铝市场,铝土矿供应链综合服务港建设再创新突破,1-7月份,烟台港完成铝土矿外贸进口3130万吨,同比增长14.3%。二是件杂货班轮业务方面,依托全国首个件杂货多式联运发展联盟,聚力打造在工程机械出口领域的作业优势,与物流企业、船公司、项目企业、协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不断放大“以航线聚货源、以货源促航线”的磁吸效应,加快布局全球班轮航线,共同打造水水联运全程物流新模式,件杂货国际班轮航线快速增至24条,持续织密链接非洲、亚洲、美洲、欧洲的件杂货全球航线网络,有力推动件杂货业务生态圈层不断丰富延展。1-7月份,件杂货班轮发运量累计完成590万吨,覆盖风电设备、特种装备、工程车辆等200余个货类,稳居全国港口“第一方队”,为全球件杂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三是贡献外贸额方面,烟台港充分发挥港口物流枢纽作用,密切对接国际贸易商,大力开发国际市场保税转口铁矿、化肥、煤炭等货源,持续扩大保税转口业务规模,1-7月份通过保税物流方式为烟台市贡献外贸额183亿元,促进烟台市外贸加速增长。
三、下步工作
一是抢抓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山东自贸区等战略机遇,利用烟台产业、区位、政策优势,充分发挥烟台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继续深化与东盟、中东欧、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同时深耕欧美等传统市场,推动市场多元化发展。二是以商品车、矿产品混配、件杂货等特色业务为突破口,拓展非洲、南美洲等地区新的贸易伙伴,持续开拓海外航线,提升港口对外联通度。三是放大“港口+物流+金融+贸易+航运+”全供应链服务优势,增强烟台港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节点作用,打造与“万亿之城”相匹配的开放平台窗口,助力烟台市外向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2024.8.23 15:35
主持人汲正扬:
感谢黄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
各位记者朋友!
商务工作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希望大家围绕今天发布的内容,充分发挥各自平台的传播优势,把这一系列务实举措和取得的亮点成效宣传好、报道好、解读好,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4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