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把美丽青春融入祖国的美丽海岛

来源:胶东在线  2023-11-06 16:33:57
A+A- |举报纠错

  胶东在线11月6日讯(记者 邬勇)海风你轻轻地吹,海浪你轻轻地摇,奔波的“渔家好闺女”多么辛劳……在蔚蓝的渤海深处,有一座仙气飘渺的海岛,它叫小钦岛,隶属于“海上仙山 生态长岛”。王辉是小岛上的一名医生,从23岁上岛,至今已15年,她把美丽青春融入祖国的美丽海岛,也把美丽青春绽放在质朴的岛民心间。

  考验:她的青春,从磨砺中汲取奋进力量

  2008年,刚刚从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王辉,响应“三支一扶”号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到基层去,到人民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她乘坐了近4个小时的轮渡到达小钦岛卫生院,成为当时该卫生院唯一的医生。王辉清楚地记得那时那刻,从小在内陆生长的她“晕得跪在舱口直吐”。

  没在海岛住过的人,哪知道岛上的苦。是的,踏上这座在这个离陆地40多公里的小岛,只是考验的第一步。刚到小钦岛卫生院的王辉,艰苦的海岛生活环境一度让她极不适应,淡水不足、交通不便、蚊虫叮咬以及不时出现的蜘蛛、壁虎、蝎子等,每每让她无法入睡。

  再者,在这里,没有手术台,没有CT、胸透等检查仪器,更没有分科诊疗的医生,医疗资源十分有限。更有甚者,这里时常因大风等天气成为“孤岛”,要是发生紧急病症,船舶无法出岛,需救助直升机前往救助;在这里,看病全靠经验,对于她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困难,让她深感力不从心。只有一个人的夜里,孤独一次次袭来,她也产生了放弃海岛回到家乡的念头。

  最大的考验,似乎来自岛民们惊喜又担忧的目光。惊喜的是,“村里来了个白白胖胖的大闺女。”回忆起王辉刚来的时候,岛民肖琛君记忆犹新。岛上来了个大学生医生,可算是一件大喜事。担忧的是,岛民们心里也都存着疑虑,她会留下来吗?是啊,岛上居民自家的孩子都往外跑,外来的闺女能待住?何况,岛上此前也来过“支医”的,不到一个月就走了,当时没人相信这个白白净净的姑娘能留下来。

  “我决定了一件事,就要坚持到底。”在王辉心里,始终有一个声音在激励着她。她相信,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没想到,俺家王辉干了这么长时间。”肖琛君激动地说。三年志愿服务期到了,王辉没走,又续了一期。又三年过去,她还没走,考上了岛上卫生院的事业编——小钦岛从此有了正式的大学生医生,有了生命健康的守护人。

  成长:相互信任、彼此依赖,她是“咱渔家的好闺女”

  走下从蓬莱通往小钦岛的“寻仙12”轮渡,踏上这片只有1.14平方公里的土地,放眼望去,岛上房挨房、户挨户,颇有一种“海上仙境”的感觉。遇上正在修补小渔船的朴实汉子、洗菜做饭的农家乐老板娘,或者在屋檐下晒太阳的大爷大妈,提到王辉,都要说上一句:俺家大王辉,行!

  “自家闺女也不过如此!”清晨的闹钟准时响起,王辉每天都要赶往吴荣传家。老吴的老伴十一年前因突发性脑溢血成为植物人,生活不能自理。王辉知道这一情况后,每天都要到她家两到三次进行护理,通过鼻饲进行喂食、帮助老人活动身体,十一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坚持送诊上门。出了一辈子海,再苦再累,老人从不掉泪,说起这些却湿了眼眶。

  目前,岛上常住人口只有400余人,平均年纪接近60岁。在海岛生活,最怕的是生病,最期待的就是有一个知根知底、知冷知热,相互依赖、相互信任的好医生。“他们很爽朗很善良,我愿意跟他们相处,这是我一直坚持下来的很大原因。”王辉表示,是村民们迫切的需求,给了她坚持的勇气。是村民们迫切的需求,要求她必须具备独立诊治和判断各种病痛的能力。

  工作第二年发生的一件事,让王辉记忆犹新。那天,卫生院的大门“咣当”一声被撞开,一位白发老人瘫倒在地,原来他的儿子遭遇了严重的外伤。王辉立即赶到码头,“我看到胳膊就剩一点皮在连着了,腿的骨头断了好几段。我能做的就是初步处理,止血包扎,给他联系救援,把他送到外边去接受治疗。”辛亏抢救及时,最终老人儿子的胳膊和腿都保住了。

  在日记中,王辉在这样写道:“如果我走了,再有这种事,谁上?”对王辉来说,岛民们的“健康档案”,同样是一部要读熟读透的书。在这里待的时间久了,她几乎认识每一位常住居民,和海岛人也渐渐由陌生到熟悉、再到相互当成家人。王辉通过和乡亲们拉家常,了解岛上每个老人的身体状况,为他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健康档案,那些有慢性病的老人每个月哪一天该送去什么药她都记得清清楚楚,为此她还得了个“岛上120”的称号。

  王辉说,“这不单纯是工作,就跟家里人生病了一样,就不觉得费事了。”步入小钦岛乡卫生院,一本本居民健康档案整齐放置在书架上,记录了王辉坚守海岛十五载的工作点滴,也见证着基层医疗卫生条件日新月异的变化。近几年,心电监护仪、指氧仪等新设备的使用记录逐渐多了。去年,区里为小钦岛乡卫生院配备了两台吸氧机,近期药架上的解热镇痛类药物也储备充足。

  “晚上一个人的时候,也挺美的。”王辉相信,孤独击溃不了一个心有光芒的奉献者,大海也不会欺凌一个内心坚强的奋斗者。海岛条件艰苦,医疗资源匮乏,工作中遇见的突发情况及疑难病例是她吃不下睡不着的心头大事,于是阅读医学书籍便成为她工作闲暇时最大的兴趣爱好。为了精进自己的医术,王辉始终与上级医院专家、与母校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老师保持密切联系,逐一化解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海岛气候潮湿且海上作业强度大,关节类疾病较为普遍,于是她又结合专业所学,不厌其烦地研究、练习针灸理疗技术,为患者减轻病痛。最近,王辉又开始研究药学,希望帮助村民更加科学合理用药。

  希望:“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

  “大晚上有个头疼脑热的,我们都不忍心叫她来。”说起小钦岛卫生院院长王辉,岛民肖琛君、吴爱慧打开了话匣子,“不管什么时候,不论什么时间,随叫随到,卫生院的座机也连在她的手机号上。”

  “如果王辉要离开小钦岛,你们舍得吗?”面对这个问题,肖琛君心情有些复杂,一方面,她们真是舍不得“渔家的好闺女”,一方面,她们也真心希望这个朝气蓬勃的好青年能要飞得更高更远。此外,在她心里还牵挂着一件事,她希望王辉能够尽快找到自己心仪的人生伴侣,“希望王辉找个好对象,欢迎也来咱小钦岛。”

  一句句“不忍心”“不舍得”,道出了渔家的淳朴和善良,也道出了她们对“咱渔家的好闺女”——王辉的深厚感情;一次次“随叫随到”“学习精进”,回应了几百名岛民的信任和关爱,也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朝气蓬勃、爱岗敬业的精气神。

  “如果我离开了小钦岛,我希望我的同事们依然可以踏实地做好每一天。岛里现在的医疗设备也比我刚来的时候多了、好了,像心电图、血糖仪器等等,人员也从之前我一个人到现在的3个人。”王辉介绍,近两年还有市里委派的对口支援的高资历医师来帮我们,让我们不出岛也有学习提高的机会。小钦岛的医疗卫生工作会越来越好,老百姓也会越来越好。“希望未来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可来到基层,来到海岛,奉献自己的青春。”

  这是一场青春与海岛的“双向奔赴”,也是一个关于“青春、梦想、奋斗”的生动诠释。王辉的青春里,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诗意,有“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也有“体会被真切需要”后的骄傲与“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的豪情。王辉不仅是海岛上的白衣天使,更是全岛百姓心中的“好闺女”,她把自己的青春热血挥洒在海岛上,15年来回家的次数甚至数得过来,她像一枚螺丝钉,牢牢地扎在基层,谱写了新时代基层卫生服务的崭新篇章,为乡村振兴画卷的描绘添墨加彩。

  从意气风发的大学毕业生到独当一面的卫生院院长,15年来,只要病人需要不论什么时间她永远“随叫随到”,千方百计为患者减轻病痛,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咱渔家的好闺女”。2019年,王辉被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荣誉称号;2020年被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新时代齐鲁最美青年”荣誉称号,被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授予“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荣誉称号。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医疗工作者,从来没想着自己做的事情有多了不起。”是啊,就在这“最美的平凡”里,我们懂得:每一个奋斗者,都是一盏灯,照耀着自己,也照耀着他人;在那奔赴山海的崎岖路上,每一位奋斗者,默默坚守,“把小我融入国家之大我、人民之大我中”,于每一个热气腾腾的“烟火日子”里,同心协力奏响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烟台篇章的铿锵交响。

  看,渤海仙岛、幸福小钦,人们或坐在球石滩观日出日落,或踩着潮汐去海边赶海,或登上小小渔船奔赴大海深处。海底下,海参、海带、扇贝、虾夷贝、鲍鱼等在畅快的生长;听,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以王辉为代表的青年奋斗者们,歌声久久飘扬在小钦岛的绿水青山间,也生长在几百名岛民的烟火生活中。

初审:邬勇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