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9月22日讯(记者 刘子涵)气管切开术是治疗脑中风危重症患者的一种手段,但气管切管术后留置管难以拔除,时间过久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临床表明,及时介入中医针灸康复治疗,对其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患者周先生,46岁,既往史脑出血后遗症,脑梗塞后遗症,治疗期间做过气管切开手术,来到金顶中医康复团队时身上插着尿管、胃管、气血管,身体一侧的胳膊和腿不能动,自主咳痰能力差,完全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王桂花、于文杰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制定了不同阶段的康复计划,医生、康复治疗师等每天有序的参与治疗。

周先生的家属告诉记者,“医生采用“王氏梁针”配合康复的治疗方式,才十天的时间,尿管就撤了,腿上也有了力量,搀扶着已经可以下地走路了。康复第十四天,可以独立行走了,现在慢慢痰也变少了,气管也撤了,现在都不用我们喂了,自己拿着勺子吃饭,在认知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之前看他从手术室推出来的时候我们觉得天都塌了,没想到来到金顶中医康复团队能让他又重获新生,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据悉,气管切开是急危重症患者常规的一种急救技术,用来来解决患者气道梗阻、呼吸肌无力、痰液引流等问题,它在抢救患者的生命同时,也能为各临床专科的治疗赢得宝贵时间。但患者生存后的生活质量也成为一大重点,金顶中医康复团队王桂花告诉记者,“早期、有序、科学地实施中医治疗能为患者带来实在的益处,通过针灸、按摩、呼吸肌训练等多方法综合康复治疗能大大缩短患者气切拔管时间,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为患者各身体机能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王氏梁针”,在治疗脑出血、脑梗塞、帕金森、小脑萎缩、截瘫等病症时颇为出色,患者都称之为“脑病名针”,金顶中医康复团队已成熟运用各种康复医学评估手段对多种偏瘫疾病患者进行专业、系统的功能评估,用独特的针法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