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融媒重庆行】来璧山听《小城故事》,寻词坛泰斗庄奴

来源:胶东在线  2023-05-28 21:38:49
A+A- |举报纠错

  胶东在线5月28日讯(记者王向荣)“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邓丽君的《小城故事》歌唱的就是美丽的重庆璧山。27日,2023年全国百家重点网络媒体记者重庆行来到璧山,走进秀湖公园,一起回顾《小城故事》词作者庄奴先生的百年人生,感受这座被庄奴誉为“小而美”的公园城市的秀美怡人。

1

  庄奴是词坛泰斗,1921年出生于北京,原名王景羲,在抗战时期改名叫黄河。他后来在台湾一家小报担任编辑、记者时才开始歌词创作。在20世纪的50年代初,《绿岛小夜曲》的曲作者周蓝萍把庄老的一些歌词谱成曲发表,并向电影界举荐,使他正式步入词坛。风靡全球华人圈的《又见炊烟》《小城故事》《甜蜜蜜》《冬天里的一把火》词作均出自其手。写词数十载,词作颇丰,创作的作品超过3000首,与乔羽、黄霑并称“词坛三杰”。

4

  庄奴称《小城故事》就是璧山,璧山就是《小城故事》。

  1990年,庄奴来到重庆,机缘巧合下,认识了小他23岁的重庆妹子邹麟。那时,庄奴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作为歌迷的邹麟重新点燃了他对生活的热情。经过两年相处,庄奴和邹麟结婚了。婚后,庄奴几乎大半时间都待在重庆。“你就是我的手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手杖,这辈子有了你,我才能竖直脊梁,挺起胸膛!”这是庄奴对妻子邹麟发自内心的评价。

  庄奴创作了60多首与重庆有关的歌曲,如《钓鱼城》《长江三峡》《飞到山城》等。在璧山安度晚年期间,庄奴又邀请搭档古月一起创作《小而美》《来了就是璧山人》《常青树》等多首作品,表达对这座城市的喜爱。在秀湖公园的百年庄奴展厅,至今还保存着庄奴晚年的生活用品。

  抗战时期,大文豪郭沫若讲学璧山,盛赞璧山“黛山秀湖”,秀湖国家湿地公园因而得名。记者了解到,公园有“两大、两多”的特点:“两大”就是公园占地面积大和湖面面积大,占地1500亩,其中水面面积500亩;“两多”就是植物品种多和景观石头多,布局800种植物,开花植物300种,基本实现一年365天,天天都有植物在开花;60余块题字文化石飘逸着千年儒雅之风,讲述着“小城故事”的精彩绝伦。

  在秀湖街国际非遗手艺特色小镇,记者遇见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璧山微刻”传承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师潘啟慧,他善于在微小之物上雕刻,技法惊人。

3
2

  潘啟慧历时三年创作的《微刻中国历代名家书画100幅作品》为他赢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令他声名大噪的,是在长5.29厘米、宽0.24厘米的动物骨头上仿刻《清明上河图》全图,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在秀湖水街,还有剪纸、蜀绣、苏绣、竹纸制作、瑜伽、糖画、藏医药药浴疗法、蓝印花布印染、竹雕、手工羽毛毽制作、紫砂壶、来凤鱼、璧山兔等21个非遗项目,这里已成为重庆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聚集地,璧山区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城市名片。

  “来了就是璧山人”,秀美之城璧山,文化底蕴深厚,人居环境优美,产业活力澎湃,民生福祉殷实,择一城而居,何不做个璧山人?

初审:边关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