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黄渤海之滨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浓郁的文化底蕴。近年来,烟台以文化创新的方式,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宣传中谱写了一幅时尚新城的壮丽图景。
烟台这座城市具备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拼搏进取的海洋文化、坚韧不屈的胶东红色文化、百年开埠文化、蓬莱仙境八仙文化、冰心文学文化....当地的文化创新在这些独有的文化交融中不断碰撞,迅速创新发展。
时代发展大潮中,烟台市抢抓新文化机遇、拓宽文化发展空间,以全新的文化创意,赋予了这座城市新的文化突破、新的文化启蒙、新的文化底蕴,从而为当前复兴中华文化注入独属于胶东地区的文化活力。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延续城市文脉、增强城市发展动力的题中之义。过去几年,以推动城市更新为契机,烟台市重点抓好朝阳街、所城里两个片区的提升改造,用新时代文旅融合理念,赋能城市发展。在深入挖掘街区历史内涵和烟台地方文化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化遗存的保护、新功能的植入,及周围环境的清理整治、沿街立面的协调控制,初步实现了社会、环境与经济效益的三效合一。
烟台在文化资源开发上也投入大量的力量,诸如扶持芝罘1861产业园等专业的文创孵化器,推动文化市场的建设,实施统一的文化投资政策,深化传统文化的应用,以及各种创意体育文化的开发等,以此来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
同时,烟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受到了各方的支持,为烟台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为这座美丽的城市提供了新的活力。许多文化项目,或政府直接投资,或穿针引线、政策扶持,并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一批文化传承人。这些投资和支持为烟台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了基础。
其中,建设山东手造烟台综合展示中心是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实施“山东手造”推进工程、打造“山东手造”区域公共品牌的具体举措,是充分发挥烟台文化资源禀赋,推动手造和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对外开放后的山东手造烟台综合展示中心,充分利用场馆位置优势,吸引社区周边及社会各界群体前来参观,打造便民为民、“烟火气”浓郁的手造传习和青少年游学研学目的地。
烟台文旅资源富集,也是制造业强市,创新精神旺盛,优秀传统技艺与现代制造工艺的交融,衍生出独具特色的手造产品,催生了一批匠心独具的手造企业。过去的一年,全市认定41家市级非遗工坊、100家县级非遗工坊,其中政府主导打造的所城里非遗手造特色街区,首批引进19个项目免费入驻,以点带面形成区域特色业态。可以说,烟台传统工艺正以“山东手造”之名全面起势。
积极地推动文化创新,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效,使烟台文化更具多样性,丰富多彩。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烟台实践”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示范。
(作者:赵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