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2月28日讯 为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开通“绿色通道”,全面推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容缺受理”服务模式,对所有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认证的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在认证主体申报材料不齐全的情况下,实行“先受理、再补齐”的工作方式,努力实现“最多跑一次”,最大程度方便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主体。
(一)强化培训,一次告知。及时加强业务人员培训,熟练掌握容缺受理的适用范围及办理要求,确保规范办理。认真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主动协调解决申请人材料准备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提升申请主体办事便捷度。
(二)完善流程,提升质效。不断完善容缺受理工作流程,跟踪容缺受理事项办理全过程,督促申请人及时补齐缺失材料,做好容缺受理台账、信息记录、统计分析、档案留存等工作。
(三)加强宣传,科学引导。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体,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容缺受理服务的宣传引导,使申请主体充分知晓制度内容,准确把握相关要求,主动配合工作开展。
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容缺受理”服务以来,有效解决了认证主体因申请材料不全“多跑腿”的问题,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效能得到明显提高,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带来的影响,有效提升了营商环境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