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情深】用党心换民心 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来源:齐鲁网  2022-06-01 10:02:14
A+A- |举报纠错

  在党的领导下,沂蒙革命老区旧貌换新颜,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而百姓对党的坚定支持,也是老区战胜一切困难险阻、实现跨越发展的根本法宝。今天的《老区新貌》,跟随记者走进沂蒙乡村,一起探寻党和百姓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再过不久,临沭县曹庄镇的朱村红色旅游景区就将正式开放,在村里讲了一辈子战斗故事的王经臣,最近正忙着整理丰富他的讲解词。

  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讲解员王经臣说:“现在是幸福了,做梦也没想到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一代比一代强,把红色基因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朱村在抗日战争中,是沭河沿岸的革命根据地,著名的“朱村战斗”就在这里打响。党的十八大以后,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建的朱村大桥、滨河大道,让原本偏僻的村子变得四通八达;村庄变景区,在家门口就能上班的村民,腰包越来越鼓。2021年村里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万元,是2013年的2倍多。

  朱村92岁的老支前模范王克昌,每天都会绕着村子走一走。他说:“大街小巷全铺的水泥,确实就是共产党有能力、有本事,我们全部沾共产党的光。”

  当地正以朱村为核心打造乡村振兴片区,一村带九村,先富帮后富。

  临沭县曹庄镇党委书记高志远介绍说:“成立片区党委,让整个片区所有的事务,包括产业进行链接,一块协同发展。 ”

  抗战时期,老区开展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抗战以后实行土地改革,如今推进乡村振兴。时代在变,党为老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始终未变。兰陵县代村,是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领头雁”,但村史馆里的这些法院传票,却是村书记王传喜刚上任时,村里干群关系紧张的最真实写照。

  临沂市兰陵县卞庄镇代村党委书记王传喜介绍说:“那个时候三天两头去出庭,累计126张,债务是380多万元。 ”

  千难万难,难不倒要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的共产党人。王传喜带着党员干部反复研究制订土地调整方案,进行集约经营,一点点挽回村民的支持。2013年,代村建成了兰陵国家农业公园,这个4A级的旅游景区,不但让村民从此生活在公园中,还吸引了大量年轻人返乡创业,阳台农业、植物工厂等新点子、新技术不断涌现,村子充满创新的活力。

  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总经理刘雁滨介绍说:“为我们对农村有热情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去探索、去尝试、去创新突破的土壤。”

  用党心换民心。费县探索生态资源转化赋能,核桃峪村这棵一千多年的流苏树换来了230万元的银行贷款,全部用在发展村集体经济。

  河东区等梳理出待办民生实事,由群众评议团进行监督评议,满不满意,百姓说了算。

  “满意度非常好,绝对打一百分。”费县马庄镇核桃峪村村民刘现国说。

  临沂市民、临沂市河东区群众评议员魏静说:“确实能感受到,只要是有利于咱老百姓的事,党和政府再难也不怕难,真心为咱老百姓好。 ”

  2021年,山东出台支持沂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方案,25项政策举措,为老区人民勾画出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党和人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正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闪电新闻记者 逯兴举 南雨辰 伊力 李中豪 临沂台 曹磊 惠明志 报道

初审:宋佳千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