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1916-2008),原名刘慕蕃,字汉云,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人。1931年,刘汉考入文登初级中学,开始接受新思想。1937年,刘汉从济南师范毕业回到文登任小学教员,3个月后转任文登县立第五小学校长。同年秋,中共山东省委派林一山回胶东发动抗日斗争,联络刘汉等在各校任教员的原民先队员,利用国民党县长集训小学教员的机会,酝酿组建抗日武装。1937年12月,中共胶东特委发动了天福山起义。翌年2月,刘汉参加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在“三军”政治部负责宣传工作。他组织战地服务团,在部队和地方群众中进行各种形式的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刘汉任八路军山东游击第五支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12月调胶东军政学校任副校长。1940年4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第一大队来到胶东,与胶东军政学校合并,成立了抗大胶东支校,刘汉任校长。学校开学不久,就遇上了日伪军在胶东发动的“六一大扫荡”。当时学校共有六七百名学员,武器装备很差,处境十分危险。刘汉与政委廖海光、副校长贾若瑜一起组织全校教员、学员,依靠山区与敌周旋,取得了反“扫荡”斗争的胜利。
1940年8月,刘汉调回山东纵队第五旅,继续担任宣传科科长。次年3月,刘汉经清河区转赴鲁中参加山东纵队召开的第一次宣传工作会议。1943年4月,刘汉任胶东军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1943年9月,参加中共胶东区委举办的整风学习班。1944年6月奉调鲁南,任山东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教育科科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奉命去东北,参加了锦州、辽西会战、平津战役及解放河南安阳等战斗。1960年春至1963年春,参与组织编写《山东军区抗日战争史》。1975年7月,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长。1983年9月,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顾问。1985年2月,离职休养。离休后,主持编写了《罗荣桓传》。2008年8月,在北京病逝。
1955年9月,刘汉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73年被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资料提供:中共烟台市委党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