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红色遗址遗迹 | 王之凤烈士故居

来源:胶东在线  2021-08-23 12:23:01
A+A- |举报纠错

  王之凤烈士故居位于海阳市小纪镇石马疃头村。

王之凤烈士故居
王之凤烈士故居

  王之凤,1911年出生于山东省海阳县石马疃头村。幼时读书勤奋,13岁赴济南高级小学读书。1928年,经于洲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并与于洲等人在海阳县东乡组织农民夜校,开展农民运动。翌年,由于痛恨蒋介石叛变革命,毅然脱离国民党。

  1931年,王之凤考入山东省立莱阳第二乡村师范学校。期间,他经常参加各种抗日救亡活动,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同学们的抗日救国热情。1932年,王之凤经中共莱阳县委书记张静源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暑假,他联络于寿康等人,将反动校长王省三驱逐出莱阳乡师。学校停课后,他辍学回乡,在夏泽村育英小学秘密开展革命活动。与孙铭瑞、孙世堂等共产党员一起,发动夏泽村雇农罢工示威。1933年夏,他受中共莱阳中心县委派遣,到招远县开辟党的工作,并在道头第五小学成立了招远县第一个党支部。10月,胶东特委书记张静源被害后,他作为海(阳)莱(阳)代表,参加了胶东七县党组织召开的紧急联席会议。会后,遵照会议精神,他不遗余力地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

  1935年冬,中共胶东特委决定发动大规模武装暴动。王之凤作为胶东特委成员,认为暴动时机不成熟,不宜发动大的武装暴动。但由于受“左”倾盲动主义路线影响,他的正确意见没有被采纳,且被排挤出特委领导班子。胶东农民武装暴动时,他以坚强的党性修养毅然参加了西路武装暴动。暴动失败后,他又冒着敌人疯狂“清乡”的危险,会同李桂岩等人努力恢复海阳党组织,发展地下武装。国民党海阳县政府多次派警察到石马疃头村搜查。1936年9月22日,因反动保长马士杰告密,王之凤在荷叶山后村被捕。在法庭上,他慷慨陈词,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痛斥国民党镇压革命的罪行。反动派虽然对他用尽酷刑,但他始终对组织秘密守口如瓶。10月18日,王之凤在海阳凤城北门外刑场英勇就义。就义前,他咬破手指写下血诗一首:“笑对虎狼刑,囹圄播火种。刀头一滴血,乾坤能染红。”

王之凤烈士
王之凤烈士

  距今,王之凤牺牲80多年了,其故居已被翻新改造、无法复原,但他坚定的信仰、博大的胆识、坚强的意志依然闪烁着党性光芒,成为激励后人接续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供稿单位:烟台市委党史研究院)

初审:李里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评论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