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城百馆-湛江-钟竹筠烈士故居

钟竹筠烈士故居

播放

钟竹筠烈士故居简介:

钟竹筠烈士出生于1903年,1921年考入北海的贞德女子学校,她是南路地区最早的女共产党员;是南路地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是中共遂溪县部委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是中共防城港党组织第一个党支部的第一任支部书记。1927年不幸被捕,1929年牺牲在北海的西炮台刑场。

2015年,在湛江市遂溪县委县政府和杨柑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县直各机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钟竹筠烈士故居经过修缮,总面积大概1000平方米。院子中央的是钟竹筠烈士雕像,像高3.15米。院子左侧是感恩亭,是我们对烈士的一种感恩和纪念。钟竹筠烈士故居在2014年12月被评为湛江市党史教育基地,2015年被授予湛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钟竹筠烈士原名秀贞,又名祝君,1903年出生在杨柑镇忐忑塘村,年幼时家境贫寒,父亲不幸早逝,然后跟随母亲流落至安铺镇,在那里靠洗碗碟、搓炮仗之类去维持生计。因为钟竹筠个人非常聪颖,所以受到了亲友的资助,入读了安铺安雅高级小学堂。在学校里面,随着知识的增长,还有看到周边的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钟竹筠从那个时候起就有了一种要改变劳苦大众命运的想法。

1921年秋,钟竹筠考入北海贞德女子学校。在读书期间,受到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进步人士思想的影响,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刊,包括有《新青年》、《中国青年》等。钟竹筠非常积极地参加各类社团活动,还带头剪掉长辫,向同学传阅革命书刊,进行革命鼓动。因为钟竹筠的活跃,所以当时引起了四大农民领袖之一的黄学增的关注和培养,在1925年5月,被派往广州参加第四期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习。在讲习所学习期间,认识了很多有识之士,包括有周恩来、彭湃等等,也是在这些共产党员的教导和影响之下,钟竹筠在1925年夏、秋之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南路地区最早的女共产党员。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期间,钟竹筠结识了同样在广州进行革命活动的同乡青年、中共党员韩盈同志。韩盈同志是遂溪县遂城镇南门圩人,出生于1901年,比钟竹筠年长两岁。因为共同的理想信念,不久,俩人结成伴侣。农讲所的学习于1925年9月就结业了。至此,钟竹筠开始走上革命斗争的征途。

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期间,时值国共合作时期,为革命工作所需,遵照党组织指示,钟竹筠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1925年冬,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讨阀八属军阀邓本殷,钟竹筠奉命到南路地区开展农运工作,被任命为国民党广东南路特别委员会委员兼农民部长和妇女部长。1926年1月,与黄学增、韩盈等人在吴川梅菉筹备、成立了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钟竹筠任干事。在南路办事处工作期间,钟竹筠先后在高州、遂溪、廉江、合浦、北海等地发动组织农民协会、妇女解放协会等群众组织,足迹遍及南路各地。她经常举办农民运动宣传养成所并授课,教导农民解救自己的办法,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妇女的地位非常低,普遍存在妇女缠足,包办婚姻等,所以她经常到妇女中间去,宣讲妇女解放的知识和意义,号召大家要争取自由、平等的权利。

1926年2月至3月,遂溪全县在开展农民运动的同时,还进行反天主教和破除封建迷信活动。在钟竹筠的主持改造下,原先由教会办的遂城“乐道明民”学校被改为遂溪女子初级小学,钟竹筠任校长。1926年4月,遂溪县妇女解放协会成立,钟竹筠任协会主席。同年6月,钟竹筠到廉江城主持成立廉江县妇女解放协会,在她的推动下,南路地区纷纷成立妇女解放协会,所以说钟竹筠是南路地区妇女解放协会的先驱。1926年6月1日,国民党遂溪县党部在黄学增、韩盈的指导下召开执委监察第三次会议,重新分配工作,钟竹筠负责妇女部的工作。同年10月,中共遂溪部委员会成立。韩盈、黄广渊、钟竹筠等12人为部委委员。韩盈同志是第一任的部委书记。在这期间,钟竹筠先后在《中国农民》、《革命之路》、《民国日报》等报刊撰文,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

1926年10月,钟竹筠受组织派遣,要到钦廉地区开展革命工作。钦廉地区当时属于南路一带,现今属于广西省。而当时钟竹筠的孩子很小,只有几个月大,丈夫韩盈同志卧病在床,钟竹筠十分不舍,但是为了革命工作,为了党的事业,她还是含泪告别了两位至亲,踏上了钦廉的道路。当时她的身份很多,包括有中央农民部广东南路农运特派员、南路特委委员、农民部长、妇女部长等等,在她的发动和组织下,钦廉各地纷纷成立了工会、农会、学生会、妇女会等革命群众组织,群众运动如火如荼。钟竹筠很注重对青少年的培养教育。她在防城组织六、七十名进步男女青年举办“速成宣传讲习所”,并且亲自授课,宣传革命道理,宣传苏联十月革命。她还经常到东兴女子小学组织读书小组活动,跟学生们一起学习进步书刊。为了建立中共党组织,钟竹筠利用其丈夫韩盈母亲和继父在防城县东兴镇中山路和平街行医、开杂货店的有利条件作掩护,秘密开展建党活动。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培养党员对象,将具有进步思想的骨干分子发展成中共党员。1927年春,钟竹筠在防城县东兴镇创建了中共防城市第一个党支部——中共东兴支部,当时共有9名党员,钟竹筠任支部书记。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很不幸,钟竹筠的丈夫、部委书记韩盈同志被捕,并被杀害于遂城竹行岭。钟竹筠强忍着悲痛,将泪水咽下,化为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继续深入到工农群众中,揭露国民党背叛孙中山三大政策、叛变国民革命、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滔天罪行,钟竹筠的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很大恐慌,所以四处缉捕钟竹筠。面对国民党反动当局对她的通缉和搜捕,钟竹筠毫不畏缩,与敌人巧妙周旋,坚持地下斗争。但很不幸,就在1927年9月,由于叛徒出卖,钟竹筠不幸被捕,并且作为“共党要犯”押解到北海。

在国民党当局的北海监狱中,敌人为了逼供,对钟竹筠是百般的污辱和酷刑折磨。但尽管受着非人的折磨,钟竹筠始终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的气节,毫不动摇,宁死不屈。

时间来到了1929年5月,钟竹筠在狱中将近两年时间,经受了敌人的种种苦难折磨和利禄引诱,她始终如一地表现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国民党反动当局在她身上毫无所获,默驴技穷,已经没有了耐心,钟竹筠最终英勇就义于北海市西炮台刑场,年仅26岁。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我们革命英雄,钟竹筠被公布为革命烈士,并且入编了《中国共产党革命英烈大典》、《中国共产党遂溪地方志》等一批重要典籍。1980年,遂溪县人民政府在遂城二中西侧重修韩盈、钟竹筠、颜卓三烈士墓,在现在的黄学增中学里面。1985年,遂溪县委、县人民政府在钟竹筠故乡杨柑镇忐忑塘村重修钟竹筠烈士故居。1986年,为纪念先烈,忐忑塘村正式改名为祝君村。1991年春,广西防城港市在镇夏岭建成“防城烈士陵园”,占地面积32亩。内建亭一座,还有五烈士雕像,包括钟竹筠烈士。而中共东兴市委、市人民政府为了缅怀和纪念东兴支部的历史功绩,于2010年7月在东兴市中越人民友谊公园修建了东兴支部成立纪念碑。碑下面就是支部书记钟竹筠个人的简介。2005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大型专题片《永远的丰碑》,向全国人民隆重介绍建国功勋、人民英烈,钟竹筠烈士入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