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城百馆-湖州-钱壮飞纪念馆

钱壮飞纪念馆

播放

钱壮飞纪念馆简介:

钱壮飞纪念馆位于浙江省湖州市烈士陵园二层,坐落在湖州城南碧浪湖畔的岘山东侧,是国家安全教育基地。钱壮飞是浙江湖州人,中共隐蔽战线的“龙潭三杰”之一。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医生、教师、演员等身份作掩护,积极开展革命活动。1929年底,根据党的指示,与李克农、胡底一起打入国民党党中央党部组织部调查科。1931年,钱壮飞及时获取了顾顺章叛变的绝密情报,为保卫中共中央机关的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1934年10月,钱壮飞所在的二局编入军委纵队参加长征。1935年遵义会议后,钱壮飞被任命为红军总政治部副秘书长(未到职)。同年4月1日牺牲于贵州金沙县后山乡一带。

该馆陈列以钱壮飞烈士的革命生涯为主线,以所处不同历史阶段为分期,全馆以序厅、投身革命、沪杭两年、龙潭潜伏、金陵之夜、红都岁月、长征路上和尾厅等8个部分组成,共陈列文献、报刊、图片、实物、画作、模型和影视作品等1000余件。展厅布展充分体现科技、环保与人文理念,辅以声光电等技术手段,全景再现了钱壮飞烈士光辉而传奇的一生。

钱壮飞1896年生于湖州城内观凤巷机塞弄。他自幼聪颖好学,曾就读于湖州府中学校堂,也就是现在湖州中学的前身。父亲钱自如是在城内北门新桥一带做土丝生意的商人。在钱壮飞十七八岁的时候,父亲生意破产,不久病逝,家道中落。1914年秋,为躲避上门催债的债主,中学尚未毕业的钱壮飞只身去北京求学。在族亲钱玄同的帮助下,钱壮飞考入了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期间,他结识了同窗女友张振华。张振华比钱壮飞大两岁,安徽桐城人,是清代著名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的后人,家境较为富裕。在张振华的资助下,钱壮飞顺利完成了学业,俩人也结为了革命夫妻。

医专毕业后,钱壮飞先在北京长兴街挂牌行医,后至京绥铁路局附属医院工作,为补贴家用,他还不得不同时兼任美术学校教员、报馆编辑等职。

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新旧政治势力交替,局势格外动荡,在大革命洪流的影响下,钱壮飞立志投身革命事业,他曾作为医界积极分子参与中共北京区委发起的,支持孙中山北上召开国民会议的活动。“五卅运动”“首都革命”等近代重大政治事件发生后,在中共彻底反帝反封建主张的感召下,1926年经张振华弟弟张暹中的介绍,钱壮飞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反动军阀的黑暗统治下,钱壮飞常常利用自己医生的身份,秘密联络同志,散发传单,开展地下工作。为做更好地掩护,多才多艺的他还与好友胡底等人合办了“光华影片公司”。胡底,又名胡北风,中共早期党员,毕业于中国大学,是张振华的安徽同乡,他爱好演戏,与钱壮飞既是好友,又是革命同志,后来钱壮飞也是在他的介绍下结识了李克农,三人组成秘密党小组打入敌特心脏,被誉为“龙潭三杰”。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胡底因反对张国焘的分裂行径而惨遭杀害。

时局不堪、风云突变,李大钊、王荷波等人被发动军阀逮捕牺牲后,钱壮飞也遭当局通缉,不得不化名“南飞”,只身转往上海。

钱壮飞到上海后,曾一度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生活困难。几经周折,才在上海公用局找到一份抄写人力车牌的差事勉强糊口,稍事安顿,钱壮飞便将家人陆续接到上海,一家人住在法租界甘司东路新兴顺里。

经过四处奔波,钱壮飞终于找到了党组织,编入中共上海法南区委所属的法租界支部,继续从事革命活动。这位是时任法南区委书记的李富春,这位是时任法租界支部书记的张沈川。在上海,钱壮飞又遇到了北京时的好友——胡底。

这一年秋天,钱壮飞无意间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国民政府建委会无线电管理处训练班的招聘信息,报考后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顺利录取。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培训,他被分配到上海营业处,从事招揽生意、绘制广告等业务。这个地方对我党了解和掌握国民党反动派有关情报、培养无线电人才,非常有用。经钱壮飞汇报得知后,党支部决定让钱壮飞在这里作长期埋伏。

钱壮飞精明能干,且善于交际,很快得到他的上司,时任无线电管理处营业科长兼上海营业处主任,且同是湖州人的徐恩曾的赏识。

徐恩曾,湖州双林人,后来成为臭名昭著的国民党中统特务头目。早年曾留美学习机电工程,是个纨绔子弟,靠着与四大家族之一陈家的表亲关系上位的他,此时急需培养亲信,见钱壮飞业务熟练、办事井井有条,便要他协助管理工作。

国民政府成立后,时任浙江省政府主席的张静江倡议在杭州举办西湖博览会。1929年春,参与展会筹办工作的徐恩曾推荐钱壮飞担任“特种陈列所”陈列室主任一职。才华出众的钱壮飞左右逢源,很快打开了局面。期间徐恩曾先后升任无线电管理处副处长、代理处长,钱壮飞也被加委为无线电管理处科员。

这年的西湖博览会场面宏大,盛况空前。钱壮飞负责的“特种陈列所”更是办得有声有色,连陈立夫参观后也大加赞赏。这让徐恩曾赚足了面子,由此对钱壮飞就更信任有加了。

但此时的钱壮飞,没有忘记自己做为一个共产党员的任务和使命。1929年11月,经胡底介绍,他结识了时任中共沪中区委宣传委员的李克农,三人组成党小组,由陈赓负责联系,受中央特科直接领导。

中央特科1927年11月成立于上海,由周恩来直接负责,是土地革命时期党在白区的地下组织,曾在保卫党中央机关的安全、营救被捕同志,严惩叛徒、搜集情报、支持和配合红军及根据地的斗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聂荣臻、陈云、潘汉年、李强等相继在特科里担任过领导职务。

1929年12月,徐恩曾调任国民党中组部调查科科长。国民党中组部调查科就是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俩把持的反共特务机构中统的前身,陈立夫、张道藩等人都曾担任过调查科科长。遵照中央“拿过来,为我们所用”的指示,钱壮飞接受了徐恩曾要他任“机要秘书”的邀请,带着女儿钱椒夫妇及当年尚未成年的儿子钱江一起随徐赴南京任职。

调查科原先的办公地址设于南京丁家桥国民党中央党部大院内,徐恩曾觉得那里人多复杂,不利于开展特务工作,于是便把这个特务系统的“大本营”搬到了位于南京中山东路中央饭店旁的一幢小洋楼里,并在门口挂了一块“正元实业社”的牌子以掩人耳目。

徐恩曾把钱壮飞视作自己的得力助手和知心朋友,渐渐地他把工作上的一些重要事务都全权交付给钱壮飞办理。恰逢此时,陈果夫要求徐恩曾建立一套以“通讯社”为幌子的情报机构,其中指导机关设在“正元实业社”隔壁中央饭店四楼,名为“长江通讯社”,在各地设立分支情报机构。徐恩曾将此事交由钱壮飞直接负责。利用这个大好机遇,钱壮飞将胡底、李克农、张家眬等自己的人相继安排进国民党驻各地的主要情报分支机构,并委以要职。这时具有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国民党苦心经营的情报系统悉数为共产党员掌控,钱壮飞、胡底、李克农三人甚至还在那与总统府仅一街之隔的中央饭店四楼办公室里,开起了党小组会议,这是徐恩曾万万没有想到的。

中原大战前夕,钱壮飞还利用徐恩曾让他组织人员赴东北考察的机会,报请我党特科同志陈赓、胡底同行,为党和红军搜集和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在敌特的心脏地带,钱壮飞沉稳谨慎,和潜伏进国民党情报系统内的战友们一起,同反动势力斗智斗勇,将情报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但钱壮飞发现,徐恩曾虽然视自己为心腹,可有件事却没有放手:那就是那本徐恩曾随身携带的,用于国民党高级官员间互通情报的密码本。得不到这本密码本,就无法获取敌人的核心机密。然而,足智多谋的钱壮飞还是想办法成功拿到了它。

有了这本密码本,钱壮飞就掌握了国民党统治集团内更为核心的机密。1930年冬至1931年2月间,他先后截获了国民党蒋介石准备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一、二次“围剿”的命令及兵力部署等重要情报,并立即派女婿刘杞夫为地下交通员将情报转达上海,经李克农、陈赓及时送到周恩来手上。这样,国民党军队尚未行动,中央苏区的红军就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钱壮飞于无声中建立了奇功!

正当钱壮飞和他的战友们出色地完成了把调查科这个国民党特务组织“拿过来”的任务,本可以在这个特殊岗位上创造出更多功绩之时,一个突如其来的事件的发生,使情况陡然起了变化。

1931年4月24日,长期负责中共中央机关保卫工作的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后叛变,要将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密全数供出,中共中央旋即处于历史上最危险的时刻。万幸的是,这一重大情报被钱壮飞截获。千钧一发之际,他不顾个人安危,及时将情报报告给党中央。在周恩来的应急指挥下,上海的中央各机关立刻采取行动,包括周恩来、邓颖超、瞿秋白、邓小平、陈云等重要人物在内的200多人紧急转移。后来周恩来在回忆此事时深情地说到:“要不是钱壮飞同志,我们这些人都会死在国民党反动派手里。”

钱壮飞离开南京到达上海后,为躲避敌人的张网搜捕,在党中央的安排下,避居于顾顺章所不知情的特科成员:李宇超、刘叔琴夫妇俩位于民厚南里的家中,他在上海的家人也得到了中央的妥善安置。为安全起见,中共中央重建了对敌情报工作,成立了新特委,并决定让钱壮飞、李克农、胡底等遭暴露的特科人员撤离上海。

1931年夏,钱壮飞经党的秘密交通线进入赣南中央革命根据地。初到苏区的钱壮飞被安排在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卫生所当医生,第三次反“围剿”期间调至红三军任军医处处长。那时大家只知道他是医术高明的“钱大夫”,而他的经历和真实身份却鲜有人知晓。不久,一批原在上海从事特科工作的人员陆续到来,在他们的举荐下,第三次反“围剿”结束后,钱壮飞重返保卫工作岗位,先后在苏区党和红军的政治安全保卫机关里担任领导职务;期间还兼任军委“抚恤委员会”委员及《红星》报美术编辑等职,工作期间倾注了大量心血。1934年军委二局合并后,钱壮飞继任副局长,在第五次反“围剿”的严酷局势下,与局长曾希圣一起,带领二局担负起对敌侦察任务,为红军总部提供了大量及时准确的情报。

1934年10月,钱壮飞所在的二局被编入军委纵队参加长征。长征前夕,为扫清障碍,减少损失,钱壮飞奉军委指示,随同红军代表潘汉年、何长工等前往位于苏区南大门的罗塘,与国民党南路军总司令陈济棠的代表进行谈判,向粤军借道并达成5项协议。为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实现战略突围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

长征途中,局势错综复杂,情况千变万化,条件异常艰苦。为随时掌握敌情变化,确保通信联络畅通,二局在曾希圣、钱壮飞的带领下,分成两个梯队交替行进,轮流值班,昼夜奋战,全力保障军事行动,使红军躲过了敌人一次次的埋伏,顺利突破了四道封锁线。

在行军途中,钱壮飞与二局的同志们同甘共苦、履职尽责,他们侦获的大量准确而又及时的情报为中央在危急关头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1934年12月底,中共中央在贵州黎平、猴场相继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彻底放弃了博古、李德主张的向湘西前进的计划,坚持了此前湖南通道会议上毛泽东向贵州进军的军事主张,部队继续向贵州北部挺进。

1935年1月,著名的遵义会议召开,会议在极端危机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受到全体红军指战员衷心拥护,钱壮飞和二局同志们也深受鼓舞!为保障会议的安全,钱壮飞和二局的同志们精心做好侦察、情报和保卫工作。会后,钱壮飞被任命为红军总政治部副秘书长,但因敌情变化而未及到职。

遵义会议后,在军委二局可靠情报的保障下,毛泽东用兵如神,红军四渡赤水,创造了战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军委二局在情报保障方面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党和红军领导及指战员们的广泛赞誉,毛泽东就曾赞扬到“长征有了二局,我们就好像打着灯笼走夜路,没有二局,长征时很难想象的”。

就在红军顺利甩掉十万敌军,折返南下之际,英雄的钱壮飞却在金沙县后山乡梯子岩抢渡乌江时,因躲避敌机空袭,而与大部队失散了,尽管后来立即派部队回去寻找,遗憾的是一直未能找到,他的下落一度成谜,留给人们无尽的痛惜和怀念。事后确认,钱壮飞已不幸牺牲。

钱壮飞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的革命伟绩彪炳千秋,永远值得人们纪念。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没有忘记他,对他的家人给予了深切的关怀。他的传奇事迹也在全国各地的爱国主义教育中被广为宣传,湖州市委市政府更是决定通过三个一,暨一本书、一部电影、一个展馆的形式来纪念和宣传这位湖州籍著名党史人物。2009年,在经中央批准,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全社会参与投票的“双百人物”评选中,钱壮飞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这也是湖州人民的骄傲与自豪。钱壮飞烈士对革命事业赤胆忠心,他追求真理、坚持理想、艰苦奋斗、敢于胜利、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必将永垂史册,光照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