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城百馆-荆州-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播放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简介:

荆州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一片红色沃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斗争实践中,荆州市范围内留下了500多处珍贵的革命遗址。这些革命遗址,铭刻着党领导荆州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蕴含着荆州英雄儿女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说起荆州的革命遗址,就不得不提位于洪湖市的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它记录着洪湖之畔的无数红军战士,在硝烟弥温的战争岁月里,前仆后继,英勇顽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的先进事迹!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洪湖市新堤街道沿江路。全园由牌坊、贺龙元帅铜像、纪念碑、烈士祠、历史陈列馆五大建筑组成。。1984年落成,1986年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宽阔的、寂静无声的纪念碑广场上,一座通高27.6米的花岗岩纪念碑矗立在陵园中心。碑身正面向北,镶嵌着“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十二个大字;背面向南,刻有贺龙元帅生前题词:“革命烈土们的业绩鼓舞着我们永远前进。”碑的东西两侧上部,刻有中国共产党党徽、五星、窄穗和红旗组成的装饰图案。

纪念碑以东140米处,是一座造型别致、朴素大方的正方形二层平顶式陈列馆。馆内展示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苏区史实,概括而生动地再现了湘鄂西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馆内迎面悬挂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创始人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的巨幅画像,两侧排列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的立体军旗模型。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陈列馆是陵园的五大主体建筑之一,馆内以翔实的史料、珍贵的图片、实物展示了湘鄂西苏区党、政、军历次会议决议、文件、工农武装暴动纲领、红军书写的口号、标语、苏区散发的传单、捷报以及红军、游击队使用的各种武器等。

纪念碑正前方,是贺龙全身铜像。纪念碑以西有烈士祠,共展出116位烈士的遗像、遗物和生平简介。陈列馆内,展示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苏区史实,悬挂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创始人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的巨幅画像。

这座高达27.6米的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代表着从1927年6月份开始的湘鄂西革命斗争历程。值得一提的是,这座碑的碑文是由国务院撰写的,而迄今为止由国务院撰写碑文的纪念碑仅有两座,一座是北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另一座就是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

据了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洪湖有姓名的烈士达3144人。此外,还有数以万计的无名烈士献出了宝贵生命。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的八大根据地之一,是长征主力红二方面军的摇篮,它在中国革命史上开创了水上游击战争的光辉范例。为缅怀在湘鄂西革命斗争中牺牲的先烈,1978年10月,中共湖北省委决定在湘鄂西苏区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洪湖建立湘鄂西苏区烈士陵园,1984年11月,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落成,全园占地面积606亩,四周长度6300米。馆内以翔实的史料、珍贵的图片、实物展示了湘鄂西苏区党、政、军历次会议决议、文件、工农武装暴动纲领、红军书写的口号、标语、苏区散发的传单、捷报以及红军、游击队使用的各种武器等,概括而生动地再现了湘鄂西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

一直以来,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充分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功能,精心编排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廉政教育、国防教育等主题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侨胞和外宾前来陵园瞻仰。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但那一代人舍生忘死的英雄品格,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已深深镌刻在新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中;那一代人出生入死的命运轨迹,苦难辉煌的人生历程,已深深植根在洪湖的红色土地上。(记者 肖琦 通讯员 叶高俊 汪飞 唐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