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 课堂教学 乐亭大鼓乐传承

来源:胶东在线  2020-10-01 10:47:43
A+A- |举报纠错
微信图片_20201001104142
图为乐亭大鼓。2006年5月20日,河北省乐亭县申报的“乐亭大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胶东在线10月1日讯(记者 李里)在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闹市区的清平书社中,县第一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刘姝瑶正在表演乐亭大鼓民间小段儿,年纪不大,可是表演很沉稳,一板一眼来得妙趣横生、惟妙惟肖,引来台下观众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一腔一调道出人间百态,一鼓一板唱尽人间兴衰。乐亭大鼓这门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民间艺术,200年来早已融入乐亭人的血脉,升华成绵绵不绝的乡愁。2006年,乐亭大鼓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份“乡愁”便承载了海内外乐亭人对传统文化更高的期许。

微信图片_20201001104150
图为乐亭大鼓国家级传承人张近平与弦师李敬义共同表演《农村新貌》。

  清平书社由乐亭大鼓国家级传承人张近平创办于2016年,选址在居民小区较为密集的区域。“想让居民在家门口听到乐亭大鼓。”谈到创办书社的初衷,张近平介绍,乐亭大鼓在乐亭有着170余年的传承历史,喜好者众多,但能现场听大鼓书的地方却不多,“观众是咱们乐亭大鼓能延绵的土壤。”

  张近平每周都会在书社演出4、5场,每年还会参加乐亭组织举办的传统文化巡演等一系列文化传播、传承活动,“一年演出300场以上。”张近平言语间透着自豪。

  今年上半年,演出变少了,张近平却没闲着,他玩起了网络直播。

  “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受众更广,传播得更远?这个问题一直摆在每一位乐亭大鼓传承人面前”,张近平说,“传承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冀东三枝花需要新平台!”谈到使用新媒体的感受,他感慨地说:“在县文化部门的倡导和鼓励下,现在乐亭大鼓传承人,每个人都是“网红”,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曲艺,对演员表演也是一种挑战,要想留住观众就不能总用老套路演唱,怎么让观众停留在一个直播间不走,是需要些功夫的。”

  “再好的“戏”也要有人唱,有人学才能长盛不衰”。据了解,近年来,乐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保护和传承乐亭大鼓。在乐亭城区,由刘兰芳弟子、国家二级演员刘书宇领办的“书宇曲艺交流中心”也是天天开演,场场爆满。“乐亭大鼓传承基地”正是为想要学习乐亭大鼓的爱好者敞开了大门,提供了展示和磨炼的平台。目前,基地已累计培训学员500余人,为乐亭大鼓的传承注入了新鲜血液。

微信图片_20201001104155
图为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近平领办的清平书社。

  2019年乐亭县委县政府确立了传统文化进课堂总体思路,成功挂牌建立了17所传统艺术教育特色小学,编纂印刷发放乐亭大鼓、乐亭皮影校本教材12000余册,并开设相应艺术师资培训课程,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融合。目前,各学校参与教学培训学生人次达到800人。

[ 责任编辑: 王大鹏 ]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