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8月18日,烟台市举行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改革创新推介会,推介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改革创新情况,推介服务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贸易便利化创新成果,推介服务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智慧税务创新成果,推介服务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金融领域创新成果。

胶东在线8月18日讯(记者 许加薇 通讯员 马双军)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自设立以来,不断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坚持学习借鉴与先行先试并重,包括开展外汇创新业务、大力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强化政策宣讲,引导企业用足用好各项优惠政策、明确金融支持自贸区建设的攻坚方向,推进政策落实落细,一揽子金融红利加快释放,成为助推自贸区提速发展的动力“引擎”。
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设立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烟台市中心支行聚焦片区的区域定位、产业布局和商业拓展,深入推进烟台自贸片区金融领域改革开放,不断促进跨境贸易服务便利化。截至目前,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自贸区支行,新设立1家海洋产业特色支行。10多家银行制定了金融服务方案,打造自贸区烟台片区特色金融服务。办理全市首笔基于区块链平台的跨境融资业务,开展自贸区首笔跨境离岸直贷业务,山东省首单政府信保基金增信贷款业务在自贸试验区成功落地。
在烟台自贸片区开展的外汇创新业务方面,辖区共承担外汇金融改革创新和业务试点任务10多项,具有代表性的有6项,包括,优化经常项目外汇收支审核。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设立以来,自贸区企业自主办理经常项目购付汇、收结汇及划转等手续533笔、金额8101万美元。实施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烟台片区设立以来,区内5家企业,办理便利化支付67笔、金额3.52亿元人民币。自由选择银行办理直接投资相关登记手续。商业银行为自贸区企业办理该业务4笔、金额5787.48万美元。降低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准入门槛。其中,关于上年度本外币国际收支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要求调整为“超过5000万美元”。目前,烟台全辖已获得省局备案9家企业,企业家数及业务量均位居全省前列。稳步推进贸易收支便利化试点。试点企业真实、合法的货物贸易项下外汇收入,可直接进入经常项目外汇账户或结汇;取消特殊退汇业务登记手续,超期限退汇及非原路退汇可直接在银行办理;简化进口报关核验,银行能确认贸易付汇业务真实合法的,可免于办理进口报关电子信息核验手续。截至目前,烟台辖内有2家银行,5家企业参与试点,对贸易便利化企业和银行不断扩容。联合烟台市税务局开发了服务贸易对外付汇税务备案系统,是省内首家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服务贸易付汇税务备案电子化。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80家企业、534笔、金额3.02亿美元的服务贸易对外付汇业务成功通过系统办理。
大力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通过人民币资本项下输出贸易项下回流方式,重点推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人民币跨境使用。自贸片区成立以来,烟台市人民币资本项下输出30.91亿元,贸易项下回流98.11亿元人民币。支持符合条件的跨国公司按规定开展跨境人民币资金池业务。自贸片区成立以来,全市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资金流入22.09亿元,资金流出35.86亿元。积极支持自贸试验区内银行按规定发放境外人民币贷款。探索自贸试验区内金融机构按规定开展跨境资产转让等业务时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并纳入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
随着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人民银行烟台市中心支行将在大力推进自贸区内金融创新、全面优化金融服务上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做好摸底调研,深入挖掘区内企业对金融服务创新及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需求。引导各银行业机构主动对接区内企业需求,进一步提升全市金融改革的层次和水平。继续向上争取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总行、总局的支持,争取更多的创新政策,进一步补齐政策短板。用足用好现有的跨境投资资便利化创新政策。继续聚焦自贸区烟台片区的区域定位、产业布局和商业拓展,加大金融服务创新力度,全力支持烟台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