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三年初见成效之年。为充分展现烟台企业创新创造、勇争一流的精神面貌和在破解技术瓶颈制约、抢占产业链高端,推动“烟台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胶东在线即日推出【创新发展看烟台】之【动能转换看烟台】专题报道,集中报道一批典型企业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品牌创新等方面所获得的优异成果,为全市上下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和借鉴意义。
胶东在线8月5日讯(记者 邬勇)3月31日,为Nordlaks Oppdrett AS建造的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深水养殖工船“HAVFARM 1”举行完工命名(JOSTEIN ALBERT)暨离港仪式;6月13日,位于烟台长岛北部的南隍城岛周边海域、全国首个示范应用5G技术的海洋牧场平台海洋牧场平台“长渔一号”交付;7月10日,烟台城市名片——“海上之花”海洋牧场综合体“耕海一号”开始营业……


“蓝鲸2号”
自中集来福士开展“油转渔”的新动能培育后,从2016年开始建造了全国第一个钢制海洋牧场平台,可以说我国后续的所有海洋牧场平台都是以此为雏形的。截止今日,中集来福士已交付了20多座平台矗立在山东省沿岸,推动了山东休闲渔业发展、深远海养殖看护、海洋观测网建设。
“油转渔”助推海洋渔业迈向“大海洋”产业
近年来,中集来福士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强国”战略,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机遇,汇聚中国海工力量,形成产业生态圈,在巩固海洋油气领先地位的基础上,积极布局全球“大海洋”产业。中集来福士“油转渔”“油转游”进程将引领中国水产养殖由近海走向深远海,建立海洋大数据库,构建局部生态平衡示范体系,带动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休闲旅游等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意义深远。

“长渔一号”平台设计主甲板长25米、宽25米,型深2.5米,与中集来福士以往交付的海洋牧场平台有所不同的是,“长渔一号”平台未来将作为一个综合性海上养殖工作驿站使用,除了具有普通海洋牧场平台原有的海域看护、休闲渔业等功能外,还将海洋养殖功能集成于一身,平台采用太阳能加风力发电的形式,可满足日常养殖作业需求,此外,该平台还配备了污水处理装置,真正做到“安全、环保、无污染”。


“耕海1号”总直径80米,分为三个子网箱,国产化率可达95%以上,通过融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5G通信、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环保化的生态养殖,年可产鱼15万公斤,是全国首座综合性、示范性、集成性的智能化大型现代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犹如一朵海上花绽放在烟台美丽的“四十里湾”海域。其采取一、三产业深度融合的运营模式,在国内首次将渔业养殖、智慧渔业、休闲渔业、科技研发、科普教育等功能集成在同一平台,年可接待游客5万人次以上。

JOSTEIN ALBERT由Nordlaks、NSK Ship Design共同开发设计,中集来福士进行基础设计、详细设计和总装建造。工船全长385米,型宽59.5米,总面积约等于4个足球场首尾相接,由6座深水智能网箱组成,养殖规模可达1万吨,约合200多万尾三文鱼,是全球首条通过单点系泊系统进行固定的养殖装备。工船符合全球最严苛的NORSOK标准,适应挪威峡湾外的极寒气候和恶劣海况。由于其体积大、配置高、标准严,堪称渔业装备中的“巨无霸”。
海工+海洋牧场为海洋经济注入新动能
作为海洋经济大市,2016年9月,烟台市通过财政部和国家海洋局的评审答辩,获批成为国家“十三五”首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加快海洋经济发展,需要把海洋经济相关的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和政策链、资本链等进行深度融合。在大力发展海洋牧场的实践过程中,烟台市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闯出了具有烟台特色的海洋牧场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当“海工制造”遇上“海洋牧场”,将在创新成果、先进技术、高端人才、最新政策与产业链等方面产生怎样的叠加效应,奏响新时代的“海上牧歌”呢?

2017年以来,“蓝鲸1号”“蓝鲸2号”“维京龙”“兴旺号”“仙境烟台”相继诞生;2010年以来,中集来福士开始陆续交付钻井平台。截至目前,中集来福士已累计交付80余座各类海洋工程装备,其中包括11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所交付的平台覆盖了全球主要的产油区。随着在全球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中集来福士还培育了一批中国的海工专业人才,为高端海工装备中国制造进行了丰厚的积淀。
中集来福士“油转渔”进程可以说是将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嫁接到渔业领域,通过高端大型装备的加持帮助海洋渔业走向深远海,降低以往养殖模式带来的海岸线生态环境压力,增加海洋利用率;实现规模效应和养殖周期的规范化操作,保障食品安全;融合一二三产业相结合,实现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和高效益发展,助力我国海洋渔业实现转型升级。

JOSTEIN ALBERT的诞生,融合了挪威的先进海工设计能力和中国的高端装备建造能力,在船东、设计公司、船级社、供应商等各方充分协同下,中集来福士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和工艺改善,丰富了在深远海养殖网箱领域的经验和能力特别是,JOSTEIN ALBERT是中集来福士在深远海养殖网箱领域的首个国际订单,克服首制船无先例可循、严格的设计建造标准等挑战,突破网衣整体设计及计算方案等多项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在相关领域的空白。


“耕海1号”
“耕海1号”全面提升了海洋牧场建设水平,助力烟台打造全国一流的海洋牧场示范之城,同时也助推山东省“仙境海岸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成为“烟台城市名片”。

“长渔一号”平台搭载了海洋牧场大数据监测系统,可快速实现气象、水温水质、流速流向等海洋数据的实时监测。与平台相连的钢制浮式养殖网箱长28米、宽28米,具有5000m3的养殖体积,可分别进行不同鱼类养殖实验,以获取不同鱼类的生活习性,积累养殖经验,为后期规模化养殖提供依据。而在养殖的过程中,该平台配备的风力自动投饵机,可以配合分配器实现多达64个投喂点,从而将饵料精准分配至与平台相连的每个网箱,满足自动化养殖需求前提下提高饵料利用率。
“基础的、核心的东西是讨不来买不来的,要靠我们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来实现。”为了这个嘱托,两年来中集来福士不断加强本土人才培育,重视本土人才选、用、育、留,对各层人员进行人才盘点,加大重点人群的培训力度,促进组织能力提升。同时,通过后备人才的选拔、轮岗实践等多元化的培养,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保障人才供给,提升准备度。目前,中集来福士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南隍城”坐底式海珍品养殖网箱、渤海轮渡多用途滚装船“渤海恒通”轮、瑞典航运巨头WALLENIUS SOL AB建造全球最大双燃料滚装船2+2系列项目的第二艘双燃料滚装船等项目建设,不断助力海洋强市、海洋强省、海洋强国建设,为把海洋新经济打造成为中国发展最强劲的新动能而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