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6月6日讯(通讯员 侯俊南 宫钦钊 潘晓芸) 6月6日,烟台市第二届海洋放鱼节公益活动暨世界海洋日宣传活动举行,海阳市在鲁能海蓝金岸沙滩设分会场。
经过测温点,记者进入到活动场地,一群群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来回穿梭在活动现场,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在儿童绘画区涂描画写,孩子们天马行空的创意通过五彩斑斓的图画一点点展露出来,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
“在手机上看到咱们这个活动的宣传,恰好是周六,我就带着孩子来了,既能给孩子科普海洋知识,又能增强孩子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我觉得挺有意义。”海阳市民王一惠说。

随着简短的开幕式结束,市民们有序地沿着木栈道经过龙门进入放鱼区,凭放鱼票领取了鱼篓、水桶等器具,从指定存放区领取鱼苗,步行至海边,沿着放流槽将鱼苗放入海中。沿途的沙滩上,不少家长领着孩子蹲在地上观察桶里的鱼苗、拍照嬉戏,“我家孩子从小就喜欢小动物,这次带他来放生鱼苗,让他和海洋多亲近亲近。”参加活动的市民李林丽说。
在现场记者看到,整个活动组织有序,市民们分散、错时进入放鱼场地。据工作人员介绍,现场设置了海洋发展成就及增殖放流科普知识展区、儿童绘画区、舞台及演出区、放鱼区等六个区域,每块区域都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放鱼期间每批次可进入40个家庭,防止人员扎堆。
“本次活动共向黄海放流中国对虾、梭子蟹、海蜇和许氏平鮋等重要经济物种近400万尾,市民们用实际行动为保护蓝色海洋贡献了一份海阳力量。”据海阳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5月29日,在海阳连理岛也开展了增殖放流活动,6000万尾中国对虾小苗经抽检、测量合格后在适宜海域放生“安家”,今年,海阳市增值放流的渔业资源将达7亿单位。

海阳市海岸线长、海域面积广。近年来,海阳市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从优化养殖区域布局和培植优势品种着手,逐步形成了对虾、蟹类、鱼类、贝类等养殖品种共同发展和池塘养殖、浅海养殖、滩涂养殖、工厂化养殖等多种养殖区域并举的多品种、多元化养殖格局。2019年,海阳市渔业经济总产值154.06亿元,水产品总产量29.17万吨。海水养殖面积1.24万公顷、产量19.58万吨。渔业经济已成为是海阳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
海阳市也将以此次放鱼活动为契机,大力倡导崇尚自然、保护资源的公德意识,积极营造“亲近海洋,修复资源,保护生态,呵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加快渔业资源修复,推动渔业经济科学发展、健康发展、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