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3月7日讯 (通讯员 姜长雨 侯俊南 宫钦钊)4日上午,在海阳市便民服务大厅,市民姜先生仅用20分钟就拿到了不动产登记证。“本来还在担心疫情期间不能办理,没想到不但能办,还不用一趟趟跑,网上提前预约,现场很快就办好了。”姜先生办完手续,一脸释然。
据大厅工作人员介绍,姜先生因孩子上学,着急办理不动产登记转移登记业务,就打电话咨询,我们告诉他可以通过公众号进行预约,待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在网上审核通过后,就可以预约时间来办理,相关证件还会提供免费邮寄服务。在便民服务大厅内,没有了以前的人头攒动,记者看到戴着口罩的群众在工作人员引导下间隔有距、排队有序,办理完业务后第一时间满意而归。
“日均接待办事群众400余人次,群众满意度达100%。”当提及如何防疫、服务两不误时,一直坚持在一线的行政服务审批局局长赵富浩有底气:“我们一直要求自己,办事渠道再多一点、审批速度再提一些,最大限度做到便民利企。”
为做好疫情期间政务服务工作,海阳市编制了行政服务办理路径指南,通过微信、网络、电视等媒体广为宣传,争取让更多群众了解知道。在业务办理上方式灵活,倡导市民尽可能采取“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预约办”“电话咨询办”等方式办理业务。对群众不方便在网上和手机办理的业务,开辟了政务服务绿色通道,在大厅设立疫情防控缓冲区域,11个高频服务窗口成立了帮办代办队伍,由帮办代办员在缓冲区域为企业、群众进行全流程帮办代办。截至目前,海阳市政务中心共办理各类业务23957件次,线上办件量21590件次,占比90.1%,提供帮办代办130件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对于企业复工复产、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海阳市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海阳市广新针织有限公司是享受政府“特殊待遇”的众多企业之一。作为传统针织企业,广新针织在非常时期主动请缨担负起“跨界”生产口罩和防护服的责任,谈及转型审批,负责人丁永广感触颇深:“太顺利了,这么多部门联合上门服务,当天就办完了!”据悉,2月9日,广新针织提出申请后,海阳市立即启用绿色通道,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检验检测中心、卫健局等部门现场认证考察,现场协调解决资金、产品质检等方面困难,第一时间帮助办理了生产营业执照,企业当天实现开工生产。

重大项目开复工上,海阳市构建快捷高效的项目服务体系,对重大项目实行“要素跟着项目走,部门围着项目转”的服务机制,推动项目落地建设。“前阶段缺少防疫物资,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帮忙买来了;征迁推进问题,文莱高速海阳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解决了;外地员工返岗难,点对点‘直通车’的政策来的很及时,政府这样帮扶,我们不愁开工建设的任何问题!”文莱高速各合同项目部均表示信心满满,目前,各项目部累计返工200余人,已完成设备检修工作,工地具备作业条件施工点已展开施工作业,桥梁预制施工也已经全面展开。在项目立项、用地、环评等审批服务上,海阳市靠前服务,建立绿色审批通道,多渠道全方位推动重点项目开复工建设。目前为重大项目提供网上及电话咨询服务50余次,投资项目网上审批8件,企业视频联审1次,帮办代办130件。
为回应群众关心关切,海阳市还推出了“总客服”服务模式,调整政务热线和民生服务热线值守安排,实时更新最新政策要求及服务指南,为快速处理咨询类诉求提供信息保障,对涉疫问题工单实行“接诉即派”,快速处理、高效服务。据统计,疫情期间受理了5565件诉求,其中4168件疫情相关诉求给与了圆满答复,赢得群众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