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新冠肺炎阻击战场上
每天24小时始终坚守着一群人
他们像是一点点萤火
经万千汇聚终为成片火炬
化为一道严密的隔离带
将病毒阻截于域外
我们应该记住他们
记住这些平时不予关注的“陌生人”
疫情防控开展以来,龙口市的公安民警、辅警们,用行动诠释了何为警魂。
龙口与栖霞交界卡口,七甲派出所所长吕恒亮正在对外出人员进行劝返,一起执勤的医护人员不时地要帮助他固定下胳膊上的绑带。原来,吕恒亮年前巡逻时因路面结冰摔倒,造成手腕两处骨折。谁料疫情来势凶猛,本应休班做手术的他毅然忍受伤痛,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岗位上。
吕恒亮说:“这点伤其实算不什么,现在正值非常时期,同事们都奋斗在“战斗”一线,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我绝不能拖后腿。”
在G18北马卡点,徐福派出所民警迟应磊用一碗泡面匆匆地解决了中午饭。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一名年轻的党员,迟应磊放弃了整个假期,离开了家中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在村头村尾,在岗位卡口,他始终冲在第一线。
她叫原囡,是龙口市妇幼保健院的护士长,一头利落的短发,走起路来一阵风,说起话来轻声细语,干起工作一丝不苟,干净利落。
在全院启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预案下达后,原囡立即组织本科室的护士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并多次组织全科护士学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预检登记报告制度、分诊、转诊流程等方面的知识,明确了各岗位护士的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每天不定时到各个岗位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指导。
预检分诊处是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第一关,也是暴露风险最大的部门之一。1月28日的上午,预检分诊处的病人特别多。分诊处的护士们正有条不紊地为前来就诊的患者和家属测量体温。忽然听到“这是什么医院,来看病还要在门诊大厅量体温,问这问那的,哪儿这么多事,我就不量”。原囡闻讯赶到,耐心对患者说:“现在是疫情防控非常时期,为了保证您和所有来院就诊的孕产妇、儿童的健康安全,请您理解和配合一下,来,您到这儿,我给您量量体温。”问题顺利解决了,也为年轻护士传授了护患沟通的技巧。
根据卫健局要求,从1月26日开始市妇幼保健院派医护人员到高速路卡口24小时值守,为过往车辆司乘人员测量体温。原囡带头报名并主动要求值夜班。数九隆冬,夜间户外温度近零下10℃,但是原囡自始至终以饱满的热情,守卫在高速路口,为每位司乘人员测量体温。
原囡的丈夫和公爹都是医生,没有时间照顾生病的婆婆和孩子,但13岁的儿子很懂事,自觉承担起伺候奶奶的责任,成了奶奶的小支使。儿子还很虑事,原囡从高速路口值守回家后和丈夫说,值守的警察防护装备用量很大,也非常辛苦,儿子主动提出用自己的压岁钱让爸爸帮忙购买口罩送给警察叔叔。于是就出现了1月31日下午3点,一个小男孩儿来到龙口市公安局门卫放下一包东西,转身离开的场景。孩子的此番举动,原囡事后才得知。“看到儿子这么有爱心,我感觉自己所有付出都值了。
春节前,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市卫健局的部署和要求,成立防控领导小组,做为负责传染病工作的徐明,便立即投身到这场疫情阻击战中。
疫情防控牵扯多方面,上级要求的传达部署,街道和公安部门的信息协调,还要把具体工作具体布置到每个科室和部门,徐明每天都在高负荷运转,随身携带工作记录本,哪个重点人员监测人员有异常,哪个信息需要进一步核查,这些都是他每天需要重复和考虑的问题,疫情防控在不断变化,防疫信息在逐渐增多,他要每天及时收集各个小组的监测信息,及时对接辖区街道和公安部门,联合开展信息入户信息排查、重点人群管理,对监测人员反馈的异常信息,及时进行协调和处置,保证中心疫情防控有序、规范运转。
作为夫妻都是卫健部门医疗防疫一线的家庭,他和妻子在各自岗位上坚守,对家的照顾根本无从谈起,春节前夕,正是疫情突发之际,他母亲身患肺炎在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在家庭和岗位都需要之际,他选择了后者,将照顾母亲治疗交给了他人,第一时间到中心参与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用他儿子的话讲,我们家是三个独立战斗体,家里有我,你们是大众健康的守护者。
腊月29日中心接到指挥部信息,需要对辖区一名省里推送人员信息入户开展随访监测,这是疫情以来中心接到的第一例排查信息,在大家研究信息的第一时间,徐明说:“我去,我是传染病分管负责人,还是一名党员,我还是干公共卫生的。”准备好各种文书,穿上厚重的隔离服,开始了中心第一例现场排查工作,这个时候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还有信心和勇气,完成的不仅是一例现场流调任务,更是给其他现场入户调查人员一种榜样的作用。他在顺利完成任务后,根据现场处置具体情况和自己的观察和经验,第一时间给大家进行了现场入户随访排查培训,介绍现场注意事项、个人防护、具体流程等内容,并按照疾控中心的具体要求制定和完善了中心现场入户随访流调具体工作流程,规范中心的疫情随访流调工作。“疫情不止,我就不退”,这是他对自己岗位的承诺,也是对这份职业的忠诚。
芦头镇的党员干部们始终冲锋在前,每天奔走在防控一线。
2月10日一早,记者见到张建秋时,他正在镇域交界处防控值守,对往来车辆和人员进行排查和登记。身为芦头镇界沟张家村党支部书记,张建秋一刻也不敢放松,把家都搬到了防控卡点,累了就在防控卡点旁村民的车库中休息,饿了就由妻子送饭过来,一直坚守在防疫一线。
企业开始复工,人员流动增加,给乡镇的防疫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芦头镇河西片片长韩燕每天奔走在第一线,及时掌握各个防控卡点的工作状况,协调解决工作问题。
韩燕说:“复工以后,防控卡口的人员流动非常大,随之,我们工作人员身上的压力也明显增大,但我们会将压力转变成动力,担起自己的责任,把卡口守卫好。”
在疫情一线,党员干部们冲锋在前,而为了前方工作人员没有后顾之忧,芦头镇党建办副主任徐清已经连续工作了10多天,起草方案、上报信息、制作表格、分发物资、宣传防疫方法,用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2月10日凌晨1点,当很多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七甲镇常伦庄党支部书记王忠金已经在村内进出路口值班7个小时了,自疫情发生以来,他每天傍晚6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去路口值班,凌晨1点围绕村内转一圈。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王忠金深感使命在肩。从前期摸排、防控、设卡,到宣传、消毒、做村民思想工作,事事亲力亲为,尽心尽责。为大年初二,根据镇党委、政府部署,他组织村两委成员成立村疫情防控小组,挨家挨户发放防疫宣传单页。大年初三,他再次将“不走亲戚不拜年”的顺口溜发到全村微信群并用村“大喇叭”宣传防控知识,年龄大的村民他挨个打电话叮嘱,村内大街上看到有人扎堆聚集,他立马上去遣散。在村内“大喇叭”与王忠金个人“小喇叭”的联合攻势下,村民们逐渐认识到疫情的严峻性,自愿在家过节,并主动当上“传话筒”,广而告之身边的亲朋好友一起居家防疫。
他组织党员、群众对村内公共区域进行消毒杀菌,完成全部公共区域的消毒防疫。在村内防控点,他以身作则,每天轮守值班,对进村的所有人员登记并测量体温,对所有进村车辆防疫消毒后才放行,做到全村零死角、无盲区防控。
他说,“作为常伦庄的书记,现在正是带头冲锋,保护村内安全的时候,我作为党员,作为党支部书记,我得冲上去!”
日前,石良镇平里院村的近200名村民和驻村企业自发捐款助力疫情防控,虽然期间被叫停过5次,但仍挡不住大家的热情,短短一天的时间捐款数额就超过了10万元。
平里院村规模不算太大,全村村民大约有1500多人。2月9日晚上8点多,村委会收到了一名在企业上班的村民1000元捐款,表示想给辛苦忙碌在防控一线的值守人员买些物资。他的这一举动,在平里院村微信群里引发了村民们的共鸣,大家纷纷开始捐款。
石良镇平里院村村委会主任赵长凯介绍说,捐款本来并不在村防疫工作的计划之中,但是村民们的热情十分高。由于正值疫情期间,为了避免接触,大部分村民都是通过网上转账将捐款发到村委会工作人员手中。
“我们村里上到70多岁的老人,下到10岁的儿童,都踊跃的捐款,村里还有几户生活条件不太宽裕的,也捐了一些,有捐一百的、二百的,还有捐五百的、一千的,让我们很感动。”赵长凯告诉记者。
在捐款期间,村委会又曾叫停了4次,但村民们还是执意要为疫情防控工作奉献自己的一点心意。据统计,截止到第二天下午,全村已经有192名村民参与了捐款,很多人还在微信转账,考虑到捐款数额已经很高了,村委会都没有接收。
村委会委员张宝强说:“短短24小时,捐款总数已经达到了106100块钱,现在还有好多村民自发到我们村委办公室来捐款。”
村民们的捐款,平里院村已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并集中采购了棉衣、口罩和消毒液等物品,用于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发生后,汇家商贸有限公司积极行动,发起捐赠采购,部署调运防护物资, 以实际行动参与疫情防控。
自1月30日起,汇家超市及汇家餐饮全体党员向我市学校、消防、武警等单位进行消毒液、防护服、护目镜等物资捐赠,缓解当下防控物资严重缺乏问题。采购团队调动公司资源,对接一线厂家生产供货。在物流紧张的情况下,紧急调动公司全体物流车辆,保证了第一批数千件防疫物资的及时到位。
随着防疫物资采购调运工作的进行,第二批、第三批防疫物资逐步到位,汇家商贸调动全省分公司力量面向省内包括机场、大学、部队等80多家单位,捐赠近12吨消毒液原液,可配比消毒剂1200吨,以实际行动筑起物资保障“新防线”。
2月10日和11日上午,市中医医院领导干部到驰援武汉医护人员姜宁宁的婆家与娘家,看望她的家属,送去全院干部职工的真诚祝福与慰问。
姜宁宁是市中医医院骨科护士长,当得知医院将选派医护人员随烟台市第四批援助湖北疫区医疗队赶赴湖北省武汉市驰援疫情工作后,她第一时间报名,并在正月十六日当天踏上了前往武汉的征程。
在看望姜宁宁家属时,市中医医院胡英善院长握着姜宁宁公公的手说:“姜护士长主动请缨出战,临危受命,告别正在上初二的女儿和家人,奔赴武汉履行自己白衣天使的责任,是勇士,是最美的‘逆行者’。我向你们保证,医院永远是每一个医疗队员的坚强后盾,是最亲的‘娘家人’,始终会全力做好各项保障服务,家里有什么困难要提出来,我们一定会帮忙解决。”
姜宁宁的爱人表示,一定会照顾好孩子和家人,让姜宁宁在武汉工作没有后顾之忧。
在姜宁宁的娘家,我们还得知了一段感人的故事,姜宁宁在得知自己将驰援武汉的消息后,并没有告诉她的母亲,因为怕母亲担心,把这件事告诉她的弟弟,让弟弟等她到了武汉再对妈妈间接地说一下。
正月十六当天,此时的姜宁宁已在前往武汉的路上,家里不知情的母亲正在准备丰盛的晚饭,姜宁宁的弟弟对母亲说:“妈,咱们全国那么多医护人员都去支援武汉了,你说我姐去武汉行不行?”作为母亲怎么会不了解自己的女儿,一听这话,就知道姜宁宁要去武汉了,母亲放下碗筷,立马给姜宁宁打了电话,电话通了,还没等姜宁宁向母亲问好,母亲抢先说道:“宁宁你为什么到了武汉才告诉我?你既然决定要去,妈妈能不让你去吗?但你瞒着妈妈,是不对的!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去保护别人!”
近日,兰高镇启动无人机,助力疫情防控,实现巡查、播报、喊话、劝离等多效合一,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兰高镇主动探索防控手段,运用无人机高精准实现了聚集人群疏散、“空中+地面”立体宣传等,进一步扩展了监控范围,节省了人手,提升了效率。
无人机还增加了无线对讲机传递语音,群众在400米范围均可听见宏亮、清晰的宣传内容,避免了宣传员与大量人员接触,提高了群众知晓率。
“目前疫情防控出现阶段性成果,为防止部分群众出现松懈麻痹的思想,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运用无人机巡回宣传劝导,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兰高镇党委副书记闵中华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