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时刻1月10日讯(融媒体记者 贾楚航 王向荣)1月10日上午,烟台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陈飞市长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2019年加强政府自身建设,2020年重点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时,两次提及《问政烟台》。这是《问政烟台》继2019年被写入中考政治试卷论述题后,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问政烟台》是由中共烟台市委、烟台市人民政府主办,市纪委监委、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烟台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大型电视问政节目。节目自2019年4月开播,目前已播出16期,问政现场共播出问题100个,其中,95%以上的问题已得到解决,其余问题正在积极推进解决。后期移交问题线索600多条,各部门正在调查处理当中。
首次亮相,两度提及,可见《问政烟台》在市民心中之重、呼声之高。
作为烟台市第一档融媒体节目,《问政烟台》利用烟台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建设成果,突出大小屏联动、线上线下互动,实现电视、广播、网络、客户端融媒体直播,后台切条动态推送,融媒体稿件整理推送的综合推广模式,获得众多市民的高度关注和认可。不少观众表示,栏目办到了百姓的心坎里,让他们看到了烟台政府部门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
有市民认为,《问政烟台》充分彰显问政节目精髓——问出效果、问出答案。当场播放调查视频、主持人开门见山提问、观察团随后亮明态度……节目设置打破和和气气、不痛不痒的做派。干净利落、不拐弯抹角的提问几乎成为《问政烟台》的招牌风格。被问政负责人抛弃“官话”、“套话”,用最朴实的语言、最诚挚的心态与观众做交流,踏踏实实地把一个个民生痛点、难点拆开分析,公开承诺,让看过节目的观众大呼“精彩”,也让观众看到“精彩”背后节目主办方——烟台市委、市政府转变政风的坚定态度。
让有锐度的群众监督变成有温度的民生改善。问政现场,相关部门一把手当场给出承诺,拿出解决曝光问题的时间表,节目结束后,被问政部门连夜召开会议,部署整改任务,督促责任落实,已成《问政烟台》所带来的常态现象。通过《问政烟台》,一些困扰市民生活及城市发展多年的难题得以解决或有了推进解决的时间表。《问政烟台》直接带动基层部门工作作风的转变。很多部门不仅通知全体干部职工看“问政”,还组织内部模拟“问政”,甚至主动邀请记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暗访办事窗口。《问政烟台》不仅成为治庸问责的窗口,也成为调查反映基层民生的一个常态渠道,一个公众参与政务监督的互动平台。
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曾对《问政烟台》作出批示:“保持犀利本色。”这一批示成为《问政烟台》栏目组的压力和动力,也是《问政烟台》风格的最好诠释。节目的诞生、壮大,充分体现出烟台市委、市政府动真碰硬、提高部门行政效能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