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1月10日讯(记者 贾楚航 通讯员 张锟)2019年是人防攻坚之年,是深入推进人防建设发展的重点之年,人防工程建设管理进一步规范,完成了人防指挥信息系统改造升级,拓宽了人防宣传领域,全市人防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提升人防行业监管服务质量
这一年,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建立了人防工程施工图市区两级联动审查机制,在全省人防系统率先推行人防工程审批“告知承诺制”,将“互联网+”与“容缺办理”、“延时服务”等相结合,有效精简了办理环节、提升了审批效能;会同市住建局、行政审批局等部门实行市县两级施工图“多图联审”,实现了“一窗受理、联合审图、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压缩了图审时限。加强人防市场监管,出台了《烟台市人民防空工程质量管控办法》,制定了《人防工程质量监管手册》,与省防办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我市人防监理和设计单位进行抽检,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秩序。
建立人防工程管理数据库
这一年,人防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完成市级人防工程信息数据库建设,共整理工程档案1187件,完成人防工程项目测绘368个、96.8万平方米,实现人防工程数字化管理。摸清了早期人防工程家底,推动早期人防工程平战结合使用。以规划为引领,启动了《烟台市人民防空建设规划(2019-2035)》编制工作,积极融入城市发展大局。
平战结合模式闯出新思路
这一年,深入开展平战结合模式创新。海阳市作为烟台第一个开工建设的人防基本指挥所的县级市,2019年,在人防指挥中心,海阳市开创性地利用指挥中心建立起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该中心战时用途为指挥中心,平时作为海阳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使用。平台将建筑面积5000平米以上的房屋建筑项目工地纳入监管范围,将人防和技防相结合,对建筑工地动态、精细化监管,结合建筑工人实名制设备、扬尘监测设备和视频监控设备的安装,实现了对扬尘治理、工程安全质量、农民工考勤及工资发放、工程进度等的动态监管。“工作中,我们坚持战时防空与平时防灾减灾救灾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提高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的利用效能,让人防工程更好地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海阳人防办相关负责人说道。
传统人防指挥模式发生根本改变
这一年,人防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完成市人防基本指挥所指挥信息系统升级改造,按照军地联合应急作战指挥部战时指挥场所建设要求,对市人防基本指挥所指挥信息系统升级改造,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人防指挥作业模式。市人防部门承办了全省人防无线宽带集群建设现场会,高标准完成功能演示、服务保障、经验介绍等各项任务,得到了省办领导好评。此外,我市完成了市级人防4G图传系统和四处市级人防重点目标高点监控建设,建成市级人防小型机动指挥通信系统。
配合新型应急指挥体系,我市14个县市区同步开展了防空防灾应急演练活动,参演人数近1万人,组织开展了全市人防系统共同科目训练与“准军事化”训练。一部手持设备,就可以通过4G将信息实时传回指挥中心……招远市人防应急指挥中心项目,除了满足县级人防系统的功能要求外,增添了多项智能化功能。在招远市区的人防疏散基地,全部安装视了频监控系统,通过云台高清红外摄像机和铺设的专用网络,将疏散基地的各类视频信息回传到指挥中心,可以实时进行调度。

人防知识宣传更加广泛
这一年,人防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持续深化。进学校、进社区,人防知识得到推广,全社会的人防观念得到提升。2019年“8.15”防空警报试鸣,市人防办利用新媒体做好线上宣传,“烟台防空警报”话题成为当日微博热搜,阅读量达5800余万次。积极邀请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省政协委员市直部门调研参观人防工作,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了“走进人防”体验活动,举办了“人防教师培训班”,结合“5.12”“8.15”开展了广场宣传活动……通过深化宣教“五进”,有效增强了市民的国防人防意识。 人防教育,从娃娃抓起。开发区人防办进入学校,开展防化学、生物武器袭击和应对化学事故、生物病毒传染的基本要领的教育;教育学生警报器的使用方法,野外条件下的伤口包扎,制作一些简易的急救担架等等,新颖的教学内容与模式,引发了学生兴趣,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蓬莱人防办利用学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人防宣传阵地组织开展,将要地防空、野战防空和人民防空相结合,大力宣传人防法律、法规和人防知识。
人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人防发展离不开全社会共同参与,市民的人防意识与国防意识更是至关重要。只有这样,在战争发生时,才能将人防这最后一道保护民众的防线作用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