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1月9日讯(记者 许加薇 李俊锋)“2019年,全省开展的水果险种有苹果、桃、冬枣、鸭梨等险种,我市仅开展了苹果保险。”“农业生产经营者需要更加多元化的保险品种。”安华农业保险山东分公司纪委书记徐敬伟委员表示,他经过广泛调研分析,发现了我市农业保险市场供需不平衡等问题,建议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加大农业保险覆盖面,规范投保理赔程序。
徐敬伟委员介绍,烟台市自2007年开展苹果政策性保险试点,保险面积最大的时期近6万亩,后期逐渐萎缩。与保险面积缩小相反,2018年苹果保险金额由2000元提高到4000元保障标准大幅提高,化解灾害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全市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机构有6家,均在市、县两级设立专门的农业保险业务部,全市乡镇农业保险服务站(点)已建成70个,设立村级农业保险服务点1208个,签订协议、聘用乡村协保员1300多人,为全市10个县市区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服务。
徐敬伟委员表示,我市苹果政策性保险存在“大农业、小保险”问题,突出表现在总量低、品种少。2019年,全省开展的水果险种有苹果、桃、冬枣、鸭梨等险种,我市仅开展了苹果保险;全市水果种植面积达370多万亩,以苹果为主的果树易受旱灾影响,面积约213万亩,入保不足1万亩,与我市农业强市的地位不相称。其次是农业保险市场供需不平衡以及大灾风险分散机制不完善等。
“随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呈现出投入大、市场化程度高等特征,农业生产经营者为了规避农业风险,需要更加多元化的保险品种。但目前我市保险品种较为单一,仅有苹果不完全成本保险,导致风险保障水平偏低,对规模化农业生产者的吸引力不足。”徐敬伟委员说。
徐敬伟委员建议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应积极协调农业保险承保机构,适应农业保险保障范围由传统的产量损失补偿向市场风险补偿拓展、产品从“保成本”向“保价格、保收入”延伸的趋势,探索开发价格型、收入型等保障水平更高的新型农业保险险种。把大力发展水果等保险作为农业保险升级扩面重点,鼓励县市区、各承保机构结合当地实际,增加水果等特色农业保险险种。
此外,加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和规范投保理赔程序。各级财政部门应积极会同农业农村部门,将苹果政策性农业保险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争取所有县市区均开展苹果保险,苹果保险参保面积实现突破。继续进行烟台苹果收入保险试点,探索一款适合苹果的保险产品。严格执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要求,强化责任落实,规范操作程序,做好承保、理赔工作,严禁虚假赔案,严禁暗箱操作,严防套取财政补贴资金的行为,对各类侵害农民权益的行为“零容忍”。一经查实,取消保险机构下一年度在当地的政策性保险承保资格。农业农村部门违规的要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并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