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红色昆嵛的“新时代答卷”

来源:YMG  2019-04-23 08:38:55
A+A- |举报纠错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烟台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站在新起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烟台开启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喜庆祖国华诞,唱响奋斗之歌。今起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烟台高质量发展纪行”特别报道,走基层、强“四力”,深入基层一线、田间地头、项目现场,用行走的脚步和动情的笔触,记录烟台大地70年来的历史巨变、新时代的砥砺奋进,展现各地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生动实践,描绘正在烟台大地全面展开的高质量发展的恢弘画卷。敬请关注。

  红色昆嵛的“新时代答卷”

党员干部利用休息时间捡拾垃圾

  巍巍昆嵛,一座惊艳而厚重的生态山、英雄山。

  曾经,这里的大地激荡着“一一·四”暴动的呐喊,这里的山谷回响着“胶东抗战第一枪”的轰鸣,这里的村庄流淌着电影《苦菜花》的歌声……

  这是一片经历血与火淬炼的土地,革命信仰毫不动摇,昆嵛山军民在危难中,舍生忘死、前仆后继、顽强奋斗,用生命迎来新中国的曙光,赢得“胶东革命摇篮”的美誉。

  红色旗帜,映红了这里的山,这里的人。红色基因,铸就了这里的魂,这里的根。

  不同的岁月,同样的信仰。党的十八大以来,昆嵛山保护区咬定青山不放松,以舍我其谁的担当,传承发扬“安心平凡、甘于奉献、保持定力、矢志坚守”精神,依靠不平凡的坚守、善用的思维,肩挑保护与发展重任,在红色热土孕育出生态价值不可估量的“胶东生态屏障”,给山东半岛留下一片自然宁静的“绿色宝库”。

  “红”与“绿”,两笔精神和环境上的宝贵财富,是昆嵛山保护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出的累累果实。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座永不褪色的青山,将扎实践行新发展理念,更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描绘美不胜收的明天!

  传承发扬红色精神

   机关干部上班拒穿皮鞋

  昆嵛山,红色遗迹丰富,红色故事感人,英雄人物众多,是“红旗不倒”的革命老区。许世友、孙忠同、迟万春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

  翻阅史料,早在1931年,昆嵛山脚下党组织就迅速发展。1935年,中共胶东特委在昆嵛山设立指挥部,发动了席卷胶东的“一一·四”暴动。

  “这次暴动虽然失败,但给反动政府和地主豪绅以沉重打击,给当地人民带去希望,为胶东革命保存了一支宝贵的火种。”昆嵛山保护区工委书记于善栋说,暴动结束后保存下来的队伍,成立了我国北方沿海唯一一支革命武装———“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31、32、41集团军,都是以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为源头发展壮大起来的。

  历经战火与硝烟,革命精神融入昆嵛山血脉。

  现在,尽管那段峥嵘岁月已远去,但薪火相传的革命精神,却在山区生根发芽、传承发扬。

  走进昆嵛山无染寺景区大门,山脚下一块巨石上写着红色旅游景点———“无染寺”字样。石头的对面便是昆嵛山革命纪念馆,该馆分九个展室,展示中共胶东特委诞生、胶东人民革命武装发祥、昆嵛山驻军相关战斗和建设历程等,讲述了昆嵛山在胶东革命史册上的地位和贡献。

  “纪念馆建成后,许多游客走进景区的第一站便是这里。”昆嵛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解员赵志敏说,该纪念馆俨然成了景点的一部分,与历史文化融为一体,每年接待党员干部群众和游客近10万人次。

  背靠青山建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方面向游客弘扬革命精神,另一方面在提醒自身不忘传统。

  在昆嵛山保护区,几乎看不到机关干部上班穿皮鞋,这俨然成了一个“传统”。

  “干部的脚步就要走在群众前面,穿皮鞋不方便爬山赶路,更不方便服务群众。”跟全体机关干部一样,昆嵛镇基层干部姜文利已记不清翻过多少山、爬过多少岭。他说,穿皮鞋不跟脚。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是昆嵛山保护区机关干部的集体作风。在该区每年启动的大地环境全面整治中,一群身穿迷彩服、臂戴红袖章、手提垃圾袋的小姑娘、小伙子,利用休息时间到村庄捡拾垃圾,他们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依靠脚印丈量出大山的深远,依靠双手换来大山的清洁,依靠“我带头、我来干”的精神感召群众。

  敢于担当绿色使命

   扎根大山奉献人生年华

  赤松,昆嵛山特有的原生树种,不惧土壤贫瘠,无畏风霜雪雨,扎根大山,安心平凡,亦如昆嵛人的品性。数十年来,为守住这片绿水青山,背后是多少芳华的流逝、多少人生的舍弃。

  欧节沟护林点,海拔580米,距离昆嵛山林场二分场4公里,那里与世隔绝、人迹罕至。可就在这里,生活着一对自得其乐的夫妻。

  丈夫叫李强,32年前秉承“父业”,担当起护林员。妻子叫毕建凤,16年前毅然跟丈夫一起入驻山林,成立了该场第一处“夫妻护林点”。

  驻守大山,注定要与孤独寂寞为伍。“重重叠叠的大山里,住着我们的家,没有别人就有我们俩。人生走进这大山里,山的骄傲,水的牵挂,愿用我们的一生换取山常青水欢笑。”毕建凤自编的歌曲,唱出了她清苦但无悔的人生。

  “上山啦!”每天穿上迷彩服,李强巡远山,毕建凤巡近山,夫妻二人“兵分两路”,很难见着面。他们每天巡山8小时,走30多里山路,今天重复昨天的生活,明天重复今天的道路。

  舍弃是更为悲壮的坚守。自1944年国有昆嵛山林场成立,几代人的工作重点就是“三防”:防火灾、防生物种群爆发、防人为破坏。

  “从1944年至2000年,我们与盗伐者做过斗争,与害虫进行过‘人虫大战’,更经历过债台高筑的日子,面临过伐树发工资和勒腰带保树的艰难抉择,也曾建过工业企业,意图用多种经营、以副养林,但均劳而无功。”于善栋说。

  诸多经验教训表明,发展企业,不是昆嵛山保护区的强项。偌大一片森林,就是当前乃至未来最宝贵的财富。

  进入新世纪,围绕这座“生态宝库”,国家、省市给予了大力支持:2000年,省政府批准成立昆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国务院公布成立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0年,市委、市政府宣布:赋予昆嵛山保护区行政管理职能,下辖昆嵛山林场和36个行政村,这在全国也属极少数。

  作为自然保护区,要保护;作为行政职能区,要发展。两条担子,两个概念,注定昆嵛山保护区要走上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

  “保护区工委管委成立以来,我们便把森林防火列为昆嵛山的‘一号工程’,作为全区最大的政治任务。”于善栋说,昆嵛山保护区防火任务贯穿一年四季,防火戒严期长达9个多月,其间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暴晒,近300名机关干部轮班编织森林防火网,一旦出现火情,必须在10分钟内赶到现场。

  护林防火是一项平凡的工作,不需要太多文化、激情,但要将平凡的事情坚持不懈做下去,就需要一种信仰、一种精神支持。这片莽莽山林中,住有护林员140多名,拥有专业防火队员200余人,他们扎根大山,全年无休,舍弃青春年华,耗尽人生年华,凭借有力的担当,用汗水滋润着树木年轮,让磅礴的绿色只增不减。

  守好昆嵛山,不单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还要在当代以生态福利回馈反哺民生。

  “以往我家主要收入依靠几亩果园,每年刨除成本,剩不了多少。去年借助生态旅游,开办起林家乐,4个月收入近2万元,尝到了甜头。”昆嵛山保护区军石村“昆嵛情林家乐”的经营者赵玉本说。

  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该区适度有序扶持群众发展生态农业,现已培育出昆嵛金米、昆嵛金果、烟薯-25地瓜、昆之阳蜂蜜等系列特色生态产品,并在外围保护带建成林家乐乡村旅游项目,实现生态颜值变经济产值,绿水青山成脱贫“靠山”。

  保持定力矢志坚守

   给心灵留一处宁静港湾

  数亿年前,随着地球板块的裂变,原属长白山系的昆嵛山独立胶东。从太空俯瞰,在现代文明的层层包裹下,昆嵛山更像是一座“生态孤岛”,成为半岛地区珍稀野生生命最后的栖息地和庇护所,这里生长着世界保存最完好的赤松林,生活着2429种野生动植物,它们是烟台最珍贵、最自然的生态财富。

  2010年,昆嵛山保护区被赋予行政管理职能,养在深闺的昆嵛山“山门被频频敲响”:不少人携巨资到保护区谈开发,不少人建议应该着力发展经济。

  昆嵛山位置很封闭,思想却不封闭,他们一一谢绝“好意”,对外阐述:保护区决不是开发区,不会为一时之利,擅动一草一木。对内教导:自然资产是人类共同财富,是子孙后代的生态基业,生活在此就要吃生态这碗饭。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在大力宣传推广之下,村民很快理解这些通俗易懂的道理,他们的观念在变、行动在变。

  这个春天,走进任何一处古朴的村庄,都可以看到一种蔚然成风的新气象:村民自发佩戴红袖章,偶遇游客便逐一提醒“不要带火种上山,碰到野生动物不要伤害他们……”

  “带上红袖章,说话有底气,人家也肯听。”南藏家庄村李世山村民说。

  把村民身份从生态破坏者变成生态保护者,昆嵛山保护区已基本形成“全民皆兵”的局面,村民自愿上山防火,自愿保护环境,这里自然、和谐而美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保护生态,留一张白纸。在我们理解,白纸就是留给人类的朋友———野生生命,就是不再胡乱涂鸦,就是制止冲破生态底线。”于善栋说。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昆嵛山无比坚定的“信条”。他们认为,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统,每个生命都有在昆嵛山生活的权力。他们相信,大自然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应有过多干预,人应该从“自然主宰”回归到“自然一员”。他们坚持,自然保护区不是大众游览区,有些区域应该封藏,不能随便共享。

  越是无形的越是无价的。昆嵛山的价值,在可称量的经济产值之外。这一座森林,就是一个水体系统,汉河、沁水河、沐渚河、黄垒河四条较大河流均发源于此。这一座森林,就是一个生态氧吧,区域森林覆盖率达92%,负氧离子是城市的500倍。这一座森林,就是一片心灵净土,这里远离城市喧嚣,自然而宁静。

  昆嵛山,一座有故事的大山;昆嵛山,一座有精神的大山。这里几代人坚守,誓让青山染绿,誓要捍卫生态孤岛。请你理解她、相信她,她的美好会随着时间推移愈发艳丽夺目,显得那么与众不同。(记者 张晋 姜乾)

[ 责任编辑: 衣岩伟 ]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搜索推荐
下载烟海e家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胶东头条客户端   简介:提供烟台新闻、国内国际报道、便民信息、网上民声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新闻爆料

爆料热线电话:8200999
中国电信提供技术支持
网友交流QQ群:41885496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