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母亲”后人讲述拥军故事 让“红嫂精神”代代传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2019-03-30 10:42:28
A+A- |举报纠错

  沂蒙红嫂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

  大众网·海报新闻临沂3月29日讯(记者 仪首歌)3月28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点亮沂蒙精神地标”采访团来到沂南县沂蒙红嫂纪念馆,沂蒙红嫂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在现场向成员们讲述“沂蒙母亲”和她的儿女们当年的爱党拥军故事。

  抗战期间,王换于家是红色堡垒户,罗荣恒、徐向前、朱瑞等党政军革命领导干部,都曾在她家里生活工作过。1939年,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抚养42名革命后代。3年时间里,王换于自己家的4个孩子因照顾不周不幸夭折,而战时托儿所里的八路军子女们没有伤着一个。王换于还组织群众积极抢伤员,救活了《大众日报》社干部白铁华,厚葬革命烈士陈若克母女遗体,冒着生命危险保存党史资料。王换于不畏牺牲、拥军爱党,被称作“沂蒙母亲”。

  于爱梅讲述了以“沂蒙母亲”王换于为代表的沂蒙红嫂的故事,“在沂蒙山牺牲的烈士们很多都是无名英雄,他们在革命战争年代,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勇于奉献,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于爱梅说,“我要将这些故事讲给更多人,弘扬新时期沂蒙精神。”。

  采访团参观红嫂纪念馆

  多年来,于爱梅作为“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百岁红嫂”张淑贞的女儿,自觉传承沂蒙精神,弘扬爱国拥军光荣传统,为大家声情并茂地讲述沂蒙精神和革命历史故事。花甲之年的退休教师于爱梅沿着英雄祖母王换于的足迹,让“红嫂精神”代代相传。

  在位于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的沂蒙红嫂纪念馆里,记载着很多像王换于一样的沂蒙红嫂,乳汁救伤员的红嫂明德英、拥军模范王步荣、舍子拥军方兰亭、宁死不屈的吕宝兰、永远的新娘李凤兰……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背后是沂蒙母亲、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用生命写就的军民鱼水赞歌。

  抗战时期的沂蒙红嫂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她们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凝成了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之情。据不完全统计,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沂蒙红嫂几乎承担了作战部队所有的后勤工作,共做了315万双军鞋、122万件军衣,碾米碾面11716万斤,动员参军参战20万人,救护病员6万人,掩护革命同志9.4万人,瓦解敌方近10万人。

  她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她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党、对人民军队的无比热爱。半个多世纪以来,沂蒙红嫂已成为女性拥军模范的代名词。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红嫂”有的已经故去,有的到了耄耋之年,但她们身上的那种“红嫂精神”通过她们的子女以及她们抚养过的革命后代,延续传承,从沂蒙山区走向全中国,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牺牲奉献、报效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 责任编辑: 李里 ]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胶东头条客户端   简介:提供烟台新闻、国内国际报道、便民信息、网上民声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新闻爆料

爆料热线电话:8200999
中国电信提供技术支持
网友交流QQ群:41885496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