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一组数字反映烟台市民生活变化

来源:YMG  2018-06-29 07:46:00
A+A- |举报纠错

  有改革就有变化,有改革就有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作为国家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烟台市,城市居民衣、食、住、行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整理了一组数字,采访了一批“老烟台”,真实反映出我市居民在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上的变化程度。

  收入:城市居民收入从456元涨到41837元

  数字看变化:改革开放40年,烟台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456元和251元上升到41837元和18051元,分别增长91.7倍和71.9倍。

  “70年代,我的工资只有31元。那时候,每个月的工资都不够花,到了月末就要向别人借钱。”家住华茂街的市民李荣华告诉记者。

  李荣华今年69岁,如今已经退休。回忆起40年前,她感慨万千。李荣华记得自己刚结婚的时候,为了买一辆100多元的自行车,她和丈夫省吃俭用攒了1年的工资还不够。最后,还是家里老人给添了40元。改革开放后,状况慢慢好转,到80年代中期,她的工资已经涨到80多元。现在李荣华和老伴都已经退休,每人的退休工资都有2000多元,孩子都已成家立业,没什么经济负担,所以,老两口的退休工资根本花不完,一年还可以攒下不少钱。

  “改革开放40年,我市居民收入增速加快,城市居民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由上世纪80年代的从贫困走向温饱到新世纪的全面推行小康社会。”国家统计局烟台调查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据统计数据显示,1980年,烟台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56元,2017年达到41837元,比1980年增加了41381元。尤其到了“十五”时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每年以10%以上的实际增长速度递增。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除了工薪收入外,其他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也双双拉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快速提升。2002年初,我市突出抓好外经外贸、高新技术、民营经济“三个亮点”,个体工商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带动我市城市居民经营收入快速增长。1984年烟台市城市居民经营收入人均仅有2.7元,从2002年起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年人均259元,2017年达到7483元。此外,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利息收入、股息与红利收入逐渐成为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

  消费:由“能省则省”到“想花就花”

  数字看变化:2017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7894元,比1980年的415元增长了67.2倍。

  今年66岁的孙先生是一名普通退休职工。谈起改革开放40年百姓生活的变化,他说:“我家的生活变化太大了。就拿消费观念来说,以前是能省则省,现在是想花就花。”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收入低,生活困难,孙先生一家四口过日子是能省就省。“1967年我参加工作,工资只有25元,一直到1977年,我的工资一分没涨。我们双方都有老人要赡养,每个月给双方老人共10元,还有两个孩子,生活紧巴巴的。”但现在,孙先生的生活就不同了,他和老伴每个月的退休工资接近3000元,吃穿不愁。“我们老两口愿意出去玩,每年都要花几千元出去旅游,这笔支出也不是很大的消费,不影响日常生活。”前不久,儿子还给他买了台电脑,让他无聊的时候玩玩游戏。说起如今的生活,孙先生感到非常满足。

  “收入水平的提高,为消费水平、消费质量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市城市居民消费观念不断更新,消费结构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转化,城市居民消费实现了由‘量’的满足到‘质’的飞跃。”国家统计局烟台调查队相关负责人说。统计数据显示,生存型消费(包括食品、衣着)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1980年的73.5%下降到2017年的41.4%,发展型(包括教育与医疗)消费比重由5.6%提高到14.8%,享受型(包括家庭用品、居住、交通通讯、休闲娱乐)消费比重由20.9%提高到36.2%。“这一系列数字说明我市城市居民生活告别温饱、步入小康,向更加富裕生活迈进。”该负责人表示。

  吃:由吃饱到吃好,膳食更讲究营养搭配

  数字看变化:2017年,烟台城市居民食品消费人均支出达到3949元,比1980年增长29.1倍。

  在市区某大型超市,市民李女士正推着购物车四处转悠。“现在讲的是要吃好、吃出文化和健康。一日三餐要讲究搭配,才能营养到位。肥肉最好少吃,鸡蛋一天不要超过一个;早晚吃点水果可抗衰老……”孙女士边选购边向记者讲述自己的“膳食营养经”。

  “如今人们饮食都讲究营养搭配。而在改革开放初期,家庭一大半支出都是用于吃饭,那时候能解决温饱就不错了。”今年76岁的市民王大爷表示。确实如此,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居民消费主要以满足生存为主,吃饭问题在生活消费支出中占有重要地位。数据显示,1980年,我市城市居民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高达54.5%,2017年降到31.8%。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食品消费由吃饱向吃好转变,品种更加丰富,营养更加全面,膳食结构向营养、科学、健康食品发展。

  此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消费习惯的转变,城市居民饮食消费日趋社会化,在外就餐消费大大增加。

  穿: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

  数字看变化:2017年,烟台市城市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达到2112元,比1980年的79元增长了26.7倍。

  “以前一件衣服穿3年,穿小了再由弟妹接着穿。”今年60岁的市民张晓梅说。张晓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烟台市百货公司工作。她记得,当时棉布还是凭票限量供应,每人每年只能购买16.5尺和0.6斤的棉花。16.5尺的布,还不够一个大个子做一身衣服。在当时,如果家里有人要办婚礼,全家人提前几年就开始攒布票和棉花票。“现在去商场看看,衣服琳琅满目,想买什么样的就买什么样的。这在40年前简直无法想象。”张晓梅感慨地说。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衣着消费特点由过去的“一衣多季、款式单一”转入“一季多衣、时尚靓丽”,改变了过去自己加工服装的消费习惯,多样化、高档化、个性化、时装化、成衣化、配套化,成为新时期城市居民衣着消费的主要特点。调查资料显示,从衣着消费结构来看,成衣化趋势十分明显,衣着消费的档次提升,衣着品位提高,品牌意识增强,向新潮、时尚和个性化发展。

  用:每百户拥有120台电视、72台电脑

  数字看变化:2017年,市区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洗衣机95台、电冰箱104台、电视机120台、空调80台、热水器100台、微波炉46台、电脑72.6台、健身器材4.8台、洗碗机1台……

  “1984年,我花800元买了一台12寸的彩色电视,感觉非常自豪。如今,我家的电视换了4代,现在是55寸曲面液晶电视。改革开放40年,从电视机的变化可以看出我们生活的变迁。”市民李先生这样说。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在温饱问题解决后,家用电器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消费高潮一个接着一个,档次不断上升,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六七十年代居民梦寐以求的“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了八十年代已退出历史舞台,九十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已成为生活必需品。进入新世纪,居民对主要耐用品的需求增势不减,耐用消费品由“实用型”转向“高档享受型”,现代化的家庭设备如大屏幕彩电、移动电话、家用电脑、摄像机等成为当代居民家庭的新宠。

  行:百户居民拥有家用汽车48.5辆

  数字看变化: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家用汽车还是个稀罕物。即便在2007年,烟台市每百户居民拥有家用汽车仅有不到8辆。而这个数据到了2017年,城镇住户已经达到48.5辆。农村住户达到26.7辆。

  改革开放以前,我市城市居民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城市公交车也没有几路。90年代后,助力车、摩托车以其轻便、省力得到了上班族的青睐而迅速普及。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汽车快速驶进寻常百姓家庭,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各种款式的家用轿车纷纷登场,价格则大幅下降,汽车个人消费力量已经形成。

  住: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

  数字看变化:2017年,烟台城市居民人均住房总建筑面积达到36.27平方米,比1981年增加20.92平方米

  近年来,乔迁之喜降临到越来越多百姓头上。家住黄海社区的80岁的张海涛大爷记得,上世纪80年代以前,他住在海边低矮的草房中,80年代盖起了瓦房。如今,随着“村改居”工程的实行,他住进了100多平方米的崭新楼房,每天推开窗户就能看到浩瀚的大海。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各级政府十分关心和重视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住宅建设发展迅速。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加快了居民住宅建设步伐,各种基础设施配套的住宅小区相继落成,每年都有大批的居民喜迁新居。2017年,烟台城市居民人均住房总建筑面积达到36.27平方米,比1981年增加20.92平方米。拥有二居室及以上家庭占90%以上。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实现了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的转变。(YMG记者 李泉江)

[ 责任编辑: 衣岩伟 ]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胶东头条客户端   简介:提供烟台新闻、国内国际报道、便民信息、网上民声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新闻爆料

爆料热线电话:8200999
中国电信提供技术支持
网友交流QQ群:41885496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