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艰苦卓绝走向胜利辉煌(节选)

来源:胶东在线  2018-06-08 17:34:00
A+A- |举报纠错

  作者:徐明

  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是烟台和胶东现代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烟台和胶东革命从苦难到辉煌的历程充分证明,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中国革命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前面讲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也就是从1840年到1919年这阶段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这之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我们回顾历史可以看到,烟台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虽然集中了各种组织各种形式,既有学生运动又有社会各界抗议活动,既有农民起义也有工人罢工,还有资产阶级革命等等。他们反帝反封建的激情斗志不可谓不高,斗争的规模和声势也不可谓不大。但最终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目的、取得根本性的胜利,甚至可以说大多都失败了。惟其珍贵的是为共产党在烟台的诞生发展壮大奠定了历史与社会基础、提供了可资借鉴汲取的经验与教训。烟台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原因概括地说,就是领导者以及参与者的历史与阶级局限性所致。

  那么,共产党领导的烟台和胶东现代革命,其历史与社会背景及成因是什么呢?那就是:黑暗的社会制度、白色的政治恐怖,激发了红色的烟台革命!烟台和胶东的红色革命,是在黑暗的社会制度、白色的政治恐怖下,经过苦难曲折的历程,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才走向胜利辉煌的。我们通常说的胶东红色革命、红色胶东、红色文化的“红色”,是指胶东这片热土,党的革命历程、丰功伟绩、胜利旗帜,都是用革命英烈的鲜血染红的。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胶东的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忠诚担当、勇敢执着、不屈不挠、牺牲奉献,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胶东革命的胜利辉煌。在胶东:共产党人是“来自人民、属于人民、为了人民”,是用自己的行动“影响民众、唤醒民众,赢得民心、凝聚民心”,是“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共产党。这方面主要讲一下,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烟台和胶东现代革命取得胜利的几个原因,实际上与特质特征和特点特色是一体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看。还是提供一些史实和事例。

  一是,党中央、山东省委的重视和直接领导指挥,是烟台和胶东红色革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直到胜利的关键。烟台和胶东一直倍受中共中央重视关心,并得到了及时指导和直接指挥,使得烟台和胶东革命能够步步深入,不断发展,因而取得举世瞩目的胜利。早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当年秋天党中央就派邓中夏和王荷波来到烟台开展党团活动。直到1925年,烟台党组织负责人郭寿生在离开烟台之前,都是直接向陈独秀和党中央报告烟台情况,得到了及时有力的指导。从1928年开始,为继续推动烟台党组织建设和革命斗争发展,在周恩来的亲自安排指导下,中共中央和顺直省委、山东省委先后将刘锡九、曾希圣、彭雪枫、李楚离、柳直荀、胡允恭等一批重要干部派往烟台军阀刘珍年军队,秘密发展党的组织,扩大党的力量。在烟台建立了中共地方、军事、警察三个特别支部。组织开展了兵运、工运和农运活动,扩大了党的影响。后又陆续派张静源、理琪、吕志恒、林一山、宋澄、于克恭、孙端夫等一批干部到胶东,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斗争方向及斗争方式方法。抗战爆发后又不断派来王文、高锦纯、王彬、吴克华、林浩、贾若瑜、许世友、聂凤智等一批党政军优秀领导干部。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八路军山东纵队政委黎玉,曾在1939年11月亲临胶东两个月,在斗争一线研究谋划胶东对敌斗争战略战术,进行具体指导指挥。之后到建国前,黎玉按照党中央和山东分局要求,一直负责对胶东党政军进行重点领导指挥。党中央和山东省委的重视和直接指挥,使胶东的革命斗争形势焕然一新,不断战胜一个个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前边讲过的“烟台解放”“阻止美军登陆”都是按照延安党中央的部署和指挥取得胜利的。后来著名的:运兵东北、东江纵队北撤烟台、胶东保卫战、胶东部队挺进东北和南下解放全中国、邓兆祥率“重庆号”起义到烟台、1949年4月23日林遵率舰队起义配合百万雄师过大江,以及全国著名民主人士到烟台解放区考察-"知北游”等重大事件,都是党中央直接部署指挥的。

1938年胶东特委合影(前排左起:于克恭、高锦纯、林一山、王文;后排左起:柳运光、曹漫之、宋澄、吕其恩、李紫辉)
1939年11月,黎玉到胶东视察与胶东党政军领导干部合影(前排左起王文、黎玉、林一山、贺致平,后排 左二曹漫之、左三宋澄)

  二是,抓住抗战历史时机,顺应民众心愿,打击了日寇,壮大了队伍。我们常讲“不屈不挠”这个词,许多地方讲其革命精神时也都用它。实际上这个词有其深刻含义,比如这个“屈”字,你是一人一家之屈、一村一地之屈,还是国家与民族之屈?这两个层次的“屈”,往往激发出的斗志及力量是不一样的,斗争的号召力与战斗力也不一样。如果这两“屈”相加,即家仇国恨于一身,那就更不一样了。烟台和胶东革命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是抓住了这个关键点。而且胶东这里还比全国其他地方又加了一层,那就是“甲午海战之仇、马关条约之恨”,这叫什么,这叫“家仇国恨”加“新仇旧恨”。英雄的胶东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抓住了一次全民族抗战报仇雪恨的历史机遇!所以,这是胶东抗日为什么如此激烈,为什么胶东会成为全国闻名的“三最”革命根据地,为什么烟台会成为共产党八路军在全国解放最早的城市之一的深层次历史与社会原因。自从“甲午战争”失败、《马关条约》在烟台换约生效后,包括1919年"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把青岛划给日本,这都是胶东人民心头的屈辱与痛恨!所以,共产党领导的天福山起义,民众是一呼百应。特别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亲自指挥的雷神庙战斗,打响了胶东抗日第一枪,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振奋了胶东人民抗战的信心,随后胶东地区相继发生了掖县玉皇顶起义和莱阳花园头战斗、平度大青阳战斗等一系列抗日胜利之战。在共产党领导下,接连攻克收复了福山、掖县、黄县、蓬莱等县城,迅速在胶东建立起了闻名全国的:民主政权最稳固、经济实力最雄厚、革命文化最活跃的“三最”革命根据地。

  “民主政权最稳固”是指:1938年3月8日,郑耀南、张加洛在组织发动掖县玉皇顶起义后,立即成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山东省乃至华东地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掖县抗日民主政府;1938年8月15日,在掖县、黄县、蓬莱三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基础上,胶东特委在黄县建立了山东省第一个专区级抗日政权—北海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1年2月6日,成立胶东行政联合办事处;1942年7月7日,在栖霞成立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随后,在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领导下,又相继建立了东海、西海、南海、北海4个区专署;在已被解放的地区建立了县、区、乡和村政权体系。当时,胶东抗日根据地是山东省建立最早、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形势最稳定的根据地。胶东军民以此为依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经济实力最雄厚”是指:1938年春,掖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掖县创办北海银行,后逐步发展成为遍及山东各抗日根据地的地方银行。北海银行在开展对敌经济斗争、发展生产、保证供应、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后来成为国家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时的三大基础行之一(北海银行、华北银行、西北农民银行)。这属于“软通货”。“硬通货”方面,胶东是我国黄金的主要产区。抗战期间,胶东军民为保卫黄金资源同日寇展开了英勇斗争。从抗日战争直到解放战争时期,胶东根据地将秘密冶炼和购买的黄金送到山东分局、北方局和延安党中央共13万余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独特贡献。与此同时,胶东区根据党中央和山东省委指示,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推行互助合作社和军属代耕制、进行社会统战工作等,施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改善群众生活、团结一切力量支持抗战的政策措施,激发了全社会的抗战热情,推动了生产、保障了供给。抗战期间,胶东经济发展快,支撑力强,对全省抗战贡献大。据中共山东分局财委会1944年4月《关于生产节约的指示》要求,全省各区1944年上半年上解财政收入指标是:鲁南100万元、鲁中200万元、渤海500万元、滨海750万元、胶东2000万元。从当时山东根据地经济工作负责人薛暮桥的讲话中看到,1944年胶东将当年财政收入的一半上解。1945年1月,山东省第二次行政会议的《财政组总结报告》这样评价胶东:抗战以来全省粮食收入,胶东占39.14%,而财政支出仅占全省的23.96%。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在这次会议上讲到全省根据地两年来的工农业生产成绩时,用了一半的篇幅点评表扬胶东。到1945年,胶东互助合作社发展到2616个,社员96万人,股金4400万元,分别占山东抗日根据地的53.1%、66.7%、63.7%;公营工厂60个,占全省69%,资金2190万元,占全省的50.8%。胶东经济实力之强、贡献之大,由此可见一斑。“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胶东当时还有闻名遐迩的兵工生产,他们边战斗、边生产,发展成为具有系统化生产能力的5个兵工厂,为军事胜利提供了强大装备保障。

  “革命文化最活跃”是指:充分利用文化教育这个发动群众、对敌斗争的有力武器,开展了有声有色、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活动,在全国革命根据地享有盛名。这方面在后边再专题说一下。

  关于胶东革命,为什说是抗战期间发展壮大起来的呢?如果仔细查看胶东革命历史进程、细心分析胶东革命队伍发展壮大的原因会发现,没有抗战这八年,我们胶东不会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强,也不会解放得这么早。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抗战这个历史时机成就了胶东革命、是抗日战争铸就了胶东革命精神!如果没有全民族抗战、没有党中央和山东省委的直接指导指挥,仅凭我们胶东当初一千多名党员难以建立起闻名全国的“三最”革命根据地。所以,这里和山东和延安和我们党一样,是抓住了全民族抗战这个重要历史时机。我们一直讲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其历史与阶级局限性所致,对于阶级局限性大家好理解,那么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怎么就不“历史局限”了呢?是在哪里冲出历史局限、抓住历史机遇,使自己的命运出现转机呢?看,就在这里!抗日战争期间,胶东地区党组织和革命力量不断增强,抗日怒潮势不可挡!1937年抗战前,全区只有党员1800多人,到抗战结束时已发展到6.3万多人,增长了30倍;民兵与自卫团数量从无到有,达到了102万多人;八路军子弟兵发展到近3万人。抗日烈火在胶东大地熊熊燃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抗战期间,胶东八路军部队对日伪军作战7590余次,攻克日伪军据点425处,毙伤俘日伪军13.4万多人,占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歼灭日伪军总数的25%。烟台市和胶东,成为全国抗战胜利后共产党最早的解放区。

  三是,共产党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己任,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践行宗旨,赢得了民心。“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烟台和胶东的红色革命,在黑暗的社会制度、白色的政治恐怖下,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了劳苦大众脱去苦难,共产党人出生入死,前仆后继。面对死亡,他们义无反顾,慷慨凛然。他们的行动感天动地,赢得了民心。

  1928年5月26日,胶东第一个县委的创建者莱阳县委书记李伯颜牺牲了。他是1926年在上海暨南大学读书时入党。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于1927年12月回到家乡,12月26日主持成立了胶东第一个中共农村支部—莱阳县前保驾山村党支部(现属莱西)。1928年3月组织建立胶东第一个县委—莱阳县委,任书记兼组织委员,组织领导抗粮军攻打了莱阳城。牺牲时年仅23岁。第一任中共烟台市委书记许端云,1931年2月不幸被捕后,大义凛然,慷慨赴死。1931年8月19日被杀害于济南时才26岁。许端云曾在1929年创办了烟台第一张党的报纸-《胶东日报》。他牺牲后,报纸被国民党当局查封了。《胶东日报》可说是今天《烟台日报》的源头发端。1938年2月13日,胶东特委书记、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以下简称"三军")司令员理琪,在打响胶东抗日第一枪的雷神庙战斗中壮烈牺牲了。理琪1925年入党。1936年春来到胶东,主持成立了中共胶东临时特委并任书记。1936年12月,因叛徒出卖在烟台被捕押往济南,在狱中受尽酷刑折磨。敌人让他写投降书,理琪冷笑着写下了这样一首诗:"铁躯铁棂披铁索,铁棂铁索奈我何?铁骨铮铮铁索断,铁鹰展翅铁窗破。铁人铁肩负道义,铁臂挥刀斩恶魔。铁流汇成铁长城,铁血装点锦山河"。1937年11月理琪经党组织营救出狱。12月15日奉山东省委指示他再次来到胶东,组织领导了天福山起义,攻克收复了牟平县城。率领"三军"一大队和特务队部分指战员,打响了牟平雷神庙"抗日第一枪",在敌众我寡和劣势装备的情况下,仍然毙伤敌寇50余人,用牺牲赢得了战斗胜利。1940年3月14日,胶东八路军五支队招莱边区指挥部政治特派员李佐民在招远的战场上英勇牺牲。他文武双全,风华正茂,是读过高等师范、当过小学校长的文化人,在部队在地方很有影响力,曾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李先生”。他牺牲时,战士们异常悲愤,高喊着为他报仇,杀向敌人,夺取了战斗的胜利。李佐民1932年以优异成绩从莱阳李格庄(现属莱西)考入济南山东第一师范,曾是学生运动领导者。他1934年入党,1937年响应党的号召,脱去长衫,投笔从戎。牺牲时还不满28岁。胶东第一任东海特委书记、东海军分区司令员于克恭1940年4月15日在文登的一次战斗中也壮烈牺牲了。他1932年入党。天福山起义后,任胶东特委委员、民运部长。他是个传奇式的英雄,在胶东地区影响很大。1934年任牟平县委书记时曾被捕入狱,三年多时间里被从烟台押送济南又转押到湖北武昌,受尽严刑拷打,但始终不低头不屈服。他很著名和让人难忘的一个场景是:面对残酷的火刑燎烤,他长啸道:“你们的星星之火可以燎人,共产党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当局迫于压力,同意释放政治犯。于克恭出狱后奔赴延安,经张闻天介绍,到山西八路军总部工作。后被派回胶东,与理琪、林一山、宋澄等一起组织发动了天福山起义。他牺牲时也只有33岁。宋澄,天福山起义后,是“三军”第一大队政委,与理琪一起参加了雷神庙战斗,当时虽然左胸中弹,但在理琪牺牲后,仍然坚持指挥战斗到最后打退日寇。1939年9月仼改编组建的“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支队”政委。宋澄1931年在北平燕京大学加入共产党,后被中共北方局派回家乡做地下工作,秘密发展党员,领导建立了文登县第一个共产党小组。1932年春,受组织派遣,到北平门头沟煤矿开展工人运动,组织领导开展罢工斗争取得了胜利。1933年5月,共青团山东省委遭到破坏,中共北方局委派宋澄任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7月,因叛徒告密被捕。在狱中,继续设法坚持斗争。“七七”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宋澄获释。出狱后与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取得联系,接受了回胶东发动武装起义的任务。1941年底,宋澄积劳成疾,伤病复发,病逝于鲁南革命根据地,年仅31岁。还有王文,是第一任胶东区委书记、第一任山东省第三军区政委、第一任胶东区行政主仼公署主任。他1938年春受中共中央委派,从陕甘宁边区的中共米脂中心县委书记仼上来到胶东。那正是胶东革命最艰难的时期,在他的领导下,胶东党政军各方面打破困难局面,迅速发展,建立巩固了革命根据地。他长期进行着异乎寻常的工作战斗,夜以继日,沤心沥血,积劳成疾,不幸于1943年11月16日病逝,时年32岁。他和宋澄其实都是为了革命事业,躹躬尽瘁、熬尽心血累死的。

  在那个艰难峥嵘的岁月里,从1933年10月到1938年2月不到5年时间里,连续三任胶东特委书记张静源、张连珠、理琪同志相继壮烈牺牲了,牺牲时三人分别是32岁、31岁、30岁。这些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身先士卒,不惜生命。他们的死极大地震撼着胶东百姓,使人们对共产党由衷敬佩、心向往之。在抗战期间,共产党八路军与老百姓建立了生死相依,鱼水不分的关系。如“马石山十八勇士”“马石山十勇士”为代表的八路军英勇牺牲救群众的事迹传遍胶东大地,让人民群众肃然起敬。胶东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坚实,根据地形成了坚固的铜墙铁壁。“马石山十勇士”是中国抗战期间五大著名英雄群体之一。他们舍生救群众的英雄壮举,惊天地泣鬼神。正是从他们身上,胶东人民看到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子弟兵的崇高伟大,甘愿把自己的命运、把自己的儿女托付给他们,义无反顾听党话,倾心相随跟党走!胶东籍著名作家峻青,依据自己的见闻写成了散文《马石山上》,解放后被收录进小学课本。2007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影片《马石山十勇士》。2014年9月,“马石山十勇士”和“狼牙山五壮士”等一道,入选国家民政部公布的全国第一批5个著名抗日英雄群体名录。

  1945年春,胶东区委、行署和胶东军区,在栖霞英灵山建立了胶东抗日烈士陵园,这里安葬了20850名烈士的英灵。是全国最早建设、规模最大、安葬抗日烈士最多的革命陵园。当胶东特委书记、“三军”司令员理琪烈士的灵柩从昆嵛山下崔家口村迁往英灵山时,沿途数万群众含泪相送,百余里的山路,人们抬着灵柩,换肩换人,硬是没让灵柩落过地。此时理琪同志已经牺牲整整7年了。人们如此深情,这既体现了胶东人民对理琪同志的热爱,也体现了胶东人民对共产党八路军的拥戴。

建于1945年的胶东抗日烈士纪念塔
建于1946年的烟台抗日烈士纪念碑

  1946年春天,中共烟台市委、烟台市政府在烟台山上建立了一座雄伟的抗日烈士纪念碑,碑上镌刻着社会各界和全市人民的挽词“你们是来自人民,属于人民,为了人民。人民将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直到今天,这挽词使每一个看到它的共产党员都为之一震。是啊,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以来,多次要求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要扪心自问:我们来自哪里?我们要依靠谁?我们为了谁?即"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总书记这“三问”与这座纪念碑上的挽词,可谓高度契合!他再一次印证了我们党的宗旨一以贯之,代代相传,始终不变!现在看,这既是一座抗日烈士纪念碑,一座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纪念碑,也是一座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历史丰碑!共产党八路军为了人民的利益流血牺牲,义无反顾,在所不惜,人民群众也就感恩戴德,真心拥护,紧跟相随。所以在解放战争中,胶东先后有民工280万人次推着小车抬着担架,跟随解放军南征北战上前线,组成了全国最早最大的支前大军。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展有莱阳支前民工唐和恩用过的一根小竹杆:1948年淮海战役打响,唐和恩带领小车队,从他的家乡莱阳出发,随军转战,跑遍了整个战场。每到一地他就把途经的地名刻在这根随身携带的小竹竿上,共刻下了山东、江苏、安徽3个省88个城镇的名称。行程达数千公里。淮海战役胜利后,他荣立特等功,被授予“华东支前英雄”称号;他带领的运输队被评为“华东支前模范队”。电影《车轮滚滚》主人公的原型就是唐和恩。

支前小车队

  四是,坚持把武装斗争放在第一位,用军队武装和地方武装打击敌人、保卫人民群众和胜利果实,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在对敌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军事武装。毛泽东主席有一句名言,叫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胶东党组织历来十分重视武装斗争,从胶东特委开始就将其放在第一位。胶东党组织最早策划组织抗粮军武装暴动,並攻打了县城的,是1928年胶东第一个县委的莱阳县委书记李伯颜。可惜他壮志未酬就牺牲了。接下来是1935年11月,胶东特委书记张连珠,在牟平昆嵛山岳姑殿,策划并组织了胶东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暴动。1935年11月29日,在牟平、海阳、文登、荣成等县,中共胶东特委发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农民武装暴动,由于当天是农历十一月初四,故称“一一·四暴动”。暴动队伍番号为“中国工农红军胶东游击队”。这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胶东地区领导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斗争。暴动终因国民党军队的残酷镇压而失败。张连珠在组织暴动队伍突围时不幸被捕,于12月18日英勇就义。暴动失败后,于得水、王亮等率领暴动幸存人员,转入国民党统治比较薄弱的昆嵛山深山区,成立了昆嵛山红军游击队。这是当时中国北方沿海地区及山东省内仅存的红军队伍。这支队伍在两年后成为天福山起义的主力骨干。天福山起义是在1937年12月24日,当时举的旗帜是“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简称"三军”)。这支队伍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亲任司令员。"三军"于1938年2月13日收复牟平县城,进行了“雷神庙战斗”,打响了胶东抗日第一枪。紧接着,1938年3月8日,郑耀南与张加洛等在掖县领导发动了玉皇顶起义,起义队伍番号“胶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简称"三支队")。由此可看到,胶东武装部队的源头是昆嵛山,是在昆嵛山孕育诞生,是早在土地革命的红军时期就诞生了。

  经过天福山起义、玉皇顶起义后,1938年9月18日在掖县沙河,由天福山起义的“三军"与掖县玉皇顶起义的“三支队”合并,改编组建成立了胶东第一支加入八路军序列的正规军事武装—“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支队”,12月改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简称"五支队”)。这支部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由五支队到五旅,由五旅到胶东军区,由胶东军区到五师、六师和警备四旅、五旅,再发展到山东军区胶东纵队、渡海北上的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第十三纵队。

1938年9月,在莱州沙河镇召开“五支队”成立大会。

  从1945年秋到1949年春,胶东共有过五次大规模参军运动。先后有40多万英雄的胶东儿女参军上战场。各县都涌现出一批"一门三英雄"、"一门四英雄""一门五英雄"、"参军状元村"等大参军的模范家庭和村庄。1947年2月,莱东县赤山区(今属莱阳)800多名青壮年报名参军,有458名青年被批准入伍,组成一个营加入了第九纵队,被命名为"赤山营"。胶东子弟兵由华野九纵队、十三纵队、胶东纵队、东野四纵队,发展形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27军、31军、32军、41军四个军。这四个军在保卫胶东,解放胶东,挺进东北,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渡江战役,战上海,解放浙江、福建、两广等重大战役中显示了威武神勇。胶东部队涌现出了塔山英雄团、守备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济南第一团、济南第二团、潍县英雄团和任常伦连、先遣渡江英雄连、南京路上好八连等一批在全军赫赫有名的英雄模范团体。他们南征北战,奋勇当先,不怕牺牲,英勇善战,参加了解放战争囯共大决战、埋葬蒋家王朝的所有重大战役,为解放全中国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大贡献!令人骄傲和自豪的是: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仼弼时等党中央主要领导,在北平(京)西苑机场,检阅了担负接管警备北平任务的41军组成的受阅部队。检阅中,毛泽东发现了随风飘扬的"塔山英雄团"战旗,感慨地说了一声:"这就是锦州战役作战的那个部队啊!"车慢慢地停下,陪同检阅的刘亚楼介绍了这支部队和这面战旗的由来,毛泽东凝视眼前这面血染的战旗和战旗下伫立着的英雄部队,举起手臂向战旗和英勇的战士们深情地敬了一个军礼!这时,刘亚楼看见毛泽东的眼角闪烁着晶莹的泪珠。我们还惊奇地看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时,1842年屈辱的《南京条约》中"五口通商"被迫开埠的五座城市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大都是胶东部队参与解放的;外国人曾在这些城市把持的海关,都是烟台海关干部参与接管的。烟台海关系统建国前后共有130多名干部南下北上接管进驻全国各大海关。这也是烟台海关被称为全国"人民海关干部摇篮"的由来。

在胶东保卫战中,踊跃参加人民解放军的当地青年(资料图)
“一门五英雄”匾额
1949年3月25日,“塔山英雄团”在北平西苑机场接受毛泽东等检阅。

  在2013年冬建立胶东革命史陈列馆时,我们作过一个调查统计:战争年代,胶东有名有姓的烈士有7.6万人。在2009年中央有关部委组织评选出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中,有10位是胶东籍或在胶东战斗工作生活过。由野战军发展成为集团军的27集团军、31集团军、41集团军尚在建制,占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18个集团军的六分之一。三个集团军分别驻守在祖国南大门(南部战区41集团军)、台海前哨(东部战区31集团军)和原北京军区(中部战区27集团军)。在三个集团军军部大院里可以看到“昆嵛山路”、“天福山路”和“胶东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开国将军中有28位是胶东籍;共和国上将中有16位是胶东籍,其中2位曾任军委副主席(总参谋长、国防部长)、2位空军司令、2位海军政委、2位军委纪委书记等。战争年代,一个地区能有这么多的人参军上前线、能成建制地产生这么多的部队、有这么多的人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捐躯牺牲,在全国罕见!在武装斗争中,胶东还有著名的准军事化地方武装—“胶东子弟兵团”、享誉华东乃至各大战区的胶东兵工、使日寇闻风丧胆的“地雷战”等。胶东部队南征北战,在大江南北及沿海所有大城市都留下了战斗足迹。直到今天,胶东人和山东人在全国各地的口碑好,这与他们当年所到之处英勇奋斗的形象、与人们对胶东部队英雄们和胶东南下干部难忘的好印象是分不开的。

1945年9月22日,海莱子弟兵团从前线凯旋归来后合影。

  五是,把革命文化作为提振精神、发动群众、对敌斗争的重要武器,始终抓住不放,使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有力作用。“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枪杆子笔杆子,革命胜利靠得是这两杆子!”中共胶东区委和胶东军区高度重视革命文化的宣传教育和普及,把它作为联系群众建立铜墙铁壁革命根据地的有效手段、对敌斗争的重要武器。胶东革命文化有几个很突出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地方上从特委、区委、县委,部队上从支队、团、营,几乎所有干部都有文化,不少还是大学生和中学生。如胶东著名“四大才子”:谷牧、李耀文、王一平、曹漫之就是突出代表。第二个特点是,革命队伍中集聚了一大批知识分子,他们在发动群众和对敌斗争中,利用办刊、办报、演出等各种形式,在宣传党的抗战主张,鼓舞人民抗日信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38年8月胶东特委创立了山东最早的党报《大众报》,坚持出版了12年之久;1938年9月胶东特委就成立了胶东文化界救国协会(胶东文协)。胶东文协是山东抗日根据地成立较早、活动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党领导下的文化界团体,先后创办了大众剧团、鲁迅剧团、胶东鲁艺、胜利剧团、京剧团等文化团体。他们利用文学、戏剧、歌舞、曲艺、歌曲等艺术形式,开展了宣传教育和对敌斗争活动。搞得有声色,影响巨大。在抗战期间,全国各大革命根据地,能自编上演大型历史京剧的只有延安和胶东。延安平(京)剧团是改编上演了传统京剧《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胶东文协领导的京剧团上演的是自己新编历史京剧《木兰从军》、《闯王进京》。胶东革命文化艺术从抗战初期兴起,迅速发展扩大,在山东乃至全国根据地和解放区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说深远是因为这个影响延续到建国后直到今天。举几个例子:比如在京剧界,大型新编历史京剧和现代革命京剧的兴起与发展,特别是改革京剧表演程式、用京剧这个传统表演形式演现代戏和现代人,特别是演工农兵,这都是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最早在胶东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出现的。建国后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全国京剧表演团体的组建管理到表演程式改革,从传统京剧的改编到现代京剧的创作,从六十年代初现代革命京剧创作兴起到七十年代"样板戏"达到高潮,都是两个当年胶东文协的人牵头组织的。一个是马少波、一个是马少波1947年的部属于会咏。马少波,莱州人,胶东文协的负责人,曾仼八路军胶东五旅司令部秘书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他一边战斗工作一边编剧写作。他亲自创作并编导上演了大型新编历史京剧《木兰从军》、《闯王进京》和《太平天国》等。1944年,是农历甲申年,这一年在全国根据地影响最大的文学艺术作品是一篇文章一台戏:文章是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戏是马少波编导上演的大型历史京剧《闯王进京》。他能文能武,多次受到许世友司令员和林浩政委的表扬。现在我们还能看到一张许世友冒雪观看《闯王进京》的照片。渡江战役前,陈毅司令员专门调胶东胜利剧团为将要打过长江占领南京、解放上海的部队演出京剧《闯王进京》。原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著名诗人、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者贺敬之曾赋诗称赞马少波:“身历烽火路,笔开艺苑春。关田两汉后,今马又一人”。建国后马少波历任中华全国戏曲改革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京剧团团长、国家文化部党组成员、中国戏曲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中国京剧院党组书记、副院长等职。被中国戏剧家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于会咏的情况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里就不说了。不过现代京剧唱腔的改革设计及采用西洋乐器伴奏、加入交响乐是他搞的,现代革命京剧《智取威虎山》、《杜鹃山》以及《海港》、《龙江颂》等,都是于会咏的作曲,其代表作、最经典的是《智取威虎山》中“打虎上山”那一场的音乐和唱腔。说到京剧《智取威虎山》,它是根据小说《林海雪原》改编的,小说作者是挺进东北的胶东部队龙口人曲波、剧中主人公杨子荣是牟平人、作曲于会咏也是牟平人(现属乳山)。一部戏能说明许多情况。毛泽东主席曾在1965年专门看过这部戏。终场后,他高兴地与演职人员合影。毛主席在夸奖大家后,兴致勃勃地说,我绐你们的唱词改个字:把“迎来春天换人间”改成“迎来春色换人间”!从胶东走出去、闻名全国的文化人"三波”是:马少波、曲波和延安秧歌剧《兄妹开荒》作者安波。安波,也是牟平人,建国后曾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另外,原北京画院大师级画家崔子范,是1948年胶东南海区专署专员;主编《辞海》《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的著名学者、上海市首任出版局局长罗竹风,是1940年抗日民主政权平度县县长和八路军胶东五支队宣传部长;建国初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常溪萍是1949年胶东区委秘书长、胶东西海区专署专员。还有著名画家王式廓、周韶华、孙滋溪等,著名作家杨朔、慕湘、虞棘、海默、冯德英、峻青等一批文化名人,都是从胶东走出去的。现在到烟台山上的胶东革命史陈列馆和克利顿饭店的胶东百年名人馆,在“文化翘楚”单元,可以看到包括上述人员在内的30多名全国著名、出自胶东的文化名人详细介绍。到1945年6月,胶东全区共有文协会员23000多人,抗日救国会员26000多人,民间艺人抗日救国会员3700多人。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抗战文化大军。

1945年元旦,许世友、林浩、聂凤智等首长及胶东军民冒雪观看京剧《闯王进京》。

  这方面第三个特点是,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这项工作从抗战时期兴起,在解放战争时期不断发展,到建国前夕,胶东已形成了党政军民学全方位的干部教育体系。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胶东支校,培养了5000多名革命干部。胶东籍28名开国将军中有10人来自这里。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就是其中优秀的学员代表。还有胶东区委党校、胶东公学等都培养了大批干部和优秀学员,对胶东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革命文化第四个特点是,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宣传工作。通过办夜校、冬学、识字班、“小先生”等多种形式,帮助群众学文化、学唱革命歌曲,提高思想觉悟,振奋革命精神。这些活动对发动群众抗日救国、参加革命队伍、巩固根据地建设、参军上前线,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战争年代,活跃的革命文化是我们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保卫胶东、打击敌人,夺取胜利的重要武器,其作用是巨大而不可替代的。

  六是,党组织的发展壮大,是胶东革命取得胜利走向辉煌的根本原因。中共胶东区委按照党中央、山东省委指示要求,始终注重加强党组织建设,在火热的战争中发展党员,壮大革命力量,在胶东建立起了一支觉悟高、数量大、战斗力强的革命先锋队。抗日战争胜利后,胶东党员数量同抗战初期相比增长30倍。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新中国建立前,胶东区党员数量又增长5倍。在1945年抗战胜利时发展党员63064人,占山东抗日根据地党员总数的31.5%,占全国党员总数的5.38%。到1949年9月达到324233人,占全国党员总数的7.23%;与胶东人口比例为2.87%,而当时这个比例山东为1.66%,全国为0.8%。胶东党员这个占比数字在全国是最高的地区之一。也就是说,那时候胶东每100个人中,差不多就有3名共产党员。在那血雨腥风、炮火连天的峥嵘岁月里,胶东党员干部“挺起胸膛勇为群众挡风遮雨,扑下身子甘为百姓拼命出力!”因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由衷的信赖拥戴和坚决支持。坚强的党组织和32万多名共产党员使胶东的革命形势越来越好!当时,苟延残喘的国民党反动派在其报纸上无奈地哀叹道:“胶东已被赤化,遍地都是共党”。其实,它这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和绝望。更令它意想不到的是,何止是“胶东遍地都是共党”,后来随着胶东四个军的部队南征北战、7250多名干部南下北上解放全中国:北到黑龙江,南到两广云贵川,东自沿海各省,西至新疆和西藏,全国各地都有胶东的党员干部,胶东党员干部已是天南地北遍天下!

支援东北的干部出发前合影
[ 责任编辑: 王大鹏 ]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搜索推荐
网友评论
下载烟海e家
评论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胶东头条客户端   简介:提供烟台新闻、国内国际报道、便民信息、网上民声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新闻爆料

爆料热线电话:8200999
中国电信提供技术支持
网友交流QQ群:41885496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