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海系列报道:执着——金色的种子

来源:胶东在线  2015-09-18 20:04:25
A+A- | 纠错

  胶东在线9月18日讯 李登海创造了7个中国夏玉米高产纪录,2次刷新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1次刷新中国春玉米高产纪录,为我国杂交玉米找到了由平展型转向紧凑型杂交玉米的高产育种方向,使我国拥有了解决粮食安全的农业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李登海用执着将自己的名字刻进了世界玉米种植史。

  作为一名农业专家,李登海深知科技知识对农业意味着什么。于是,当有机会进入莱阳农校学习时,他如鱼得水,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李登海说:“拼命的了一年,从课本上学,在实践中学,从图书馆学。通过学习丰富我的知识,使我在事业的奋斗当中真正的减少了失误,把握了方向,奠定成功的基础。”

  从此,李登海开始了在农业科技道路上的艰难跋涉。44年寒来暑往,他把自己和家庭完全献给了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事业。对于李登海而言,海南育种基地有着特殊意义,陪伴着他玉米育种的每一次突破,见证了他38年汗水与泪水交织的岁月。1979年,在“掖单2号”亩产突破776公斤后,李登海又向亩产1000公斤发起了冲击。在炙热的的玉米地里,李登海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栽培着每一株玉米,期待着玉米的每一次发芽、抽穗、结果。李登海说:“搞科研就得付出,就得在一线上,海南岛的紫外线,火辣辣的,草帽换了一个又一个,一天得洗个五次六次澡,一会湿透了一会湿透了。”

  然而在玉米即将成熟收获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裹挟着冰雹,将李登海一年的奋斗和希望在顷刻间毁于一旦。李登海说:“我到地里一看,成功的希望,被飓风冰雹砸碎了,别人都往家走的时候,我站在苞米地里,好长好长时间,泪哗哗的流。”

  这样毁灭性的打击,李登海遇到七八次,每次都对他的身心都是一种考验。也正是这样的磨练,锻造了他钢铁般的意志。李登海说:“在困难中需要的是我们的志气,永不服输的决心,今天遭受自然灾害,今天没有成功,我争取明天更大的成功。”

  凭着这股执着和韧劲,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和痛苦,李登海培育出100多个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实现了玉米单产从200多斤到3000多斤的突破。每一次育种试验都是一次创新,而每一次创新带来的是玉米亩产的提升和玉米品种抗病抗灾能力的增强,这也是李登海“科技创新报国、心系农民大众”的见证。李登海说:“在四十多年来,一直围绕中国人多地少,需要提高单产这个国家的难题,为我们中华民族做着应该做的历史性的贡献。今后,沿着艰苦创业的道路,积极创新,为我们国家杂交玉米提高产能水平,不断地努力,继续奋斗。”

  肩负着民族的责任,怀揣着一片报国之心,李登海在育种天地里实践着自己的誓言,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李登海选育的玉米种子被国内科研院校和育种单位广泛采用,我国现在的玉米杂交种,60%多和李登海选育的亲本有血缘关系。至今,李登海的玉米良种推广面积达到12亿多亩,为国家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200多亿元。

  回首走过的科研之路,已是花甲之年的李登海豪情万丈:“我在60岁以前,给国家增产1000多个亿,60岁以后,争取为国家再增产1000个亿。”(广播记者 丁艳燕)

  短评:执着进取成就创业梦

  人如其名,李登海一直在攀登。从一个农村青年成为一位农业科学家,从一名农科队队长成为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从一个普通农民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从事农业科研以来,李登海一直心怀远方、志在天涯,不断拼搏,执着进取。

  从李登海身上,我们看到了坚韧不拔、不畏艰苦的韧劲。住黎族的茅草房、睡铺草的木板床、点冒烟的煤油灯,海南育种38年,李登海常常吃住在田间地头,与蚊虫和毒蛇相伴,流尽了汗,遭够了罪。但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李登海没有放弃,更没有低头,凭着对“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这一目标的执着和坚持,一步步走向了成功。

  李登海这种勇于创业、执着进取的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宝贵也十分急需的品格。只要敢于创业,执着进取,梦想终将实现。

[ 责任编辑: 王大鹏 ]

相关新闻

胶东头条客户端   简介:提供烟台新闻、国内国际报道、便民信息、网上民声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新闻爆料

爆料热线电话:8200999
中国电信提供技术支持
网友交流QQ群:41885496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