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形成于1862年至1949年的烟台东海关档案全宗号,是我国旧海关档案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档案巨著,但这部记载着旧海关历史的第一档案却沉睡于烟台档案馆50多年,至今没有人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整理。
记者走进烟台市档案馆的珍本档案库,只见2382卷珍贵的烟台东海关全宗号档案整整齐齐地沉睡在八排40座铁柜中。虽然这些档案页面都已发黄,但保存得相当完好。
烟台市档案局副局长 李长顺:“烟台东海关档案始建于1862年,这套档案从开关当年起,就由驻烟台的英国领事馆负责搜集资料,然后在英国国内整理编辑成册,再运回中国,直到1949年才停止,历时近100年。”
这批档案的文字大部分为英文,内容涉及旧中国东部各大港口的对外贸易以及政治、文化、教育、风俗等诸多领域,洋洋千万字的原始档案记载着旧中国海关一百年方方面面的具体情况,极具历史研究价值。
据了解,原始的东海关全宗号档案共有四套,由于战乱及历史原因,四套中唯有这套保存在烟台东海关的全宗号没有受到破坏,1964年烟台海关将其转交烟台市档案局进行妥善保存,上世纪80年代,这套档案被列入国家首批重点保护档案。
烟台市档案局副局长 李长顺:“五十多年来一直没有对外开放,也没有专业学者对这套档案进行系统的研究开发,这套百科全书式的历史档案,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今天我呼吁大家特别是较高水平的专业机构,尽快地对这批封存了五十多年海关第一档进行翻译研究,让百年活化石重新焕发历史光泽。”(姜于海 王志远)
新闻链接:烟台东海关
如今的许多烟台人可能并不知晓,烟台东海关在历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曾经管辖过山东沿海的所有海关关口。
烟台东海关是在1862年3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烟台被迫开埠时设立的,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国际和国内通商口岸进出烟台港的贸易船舶、货物、旅客及其行李、物品施行监管、征税、查缉走私和编制贸易统计。以后烟台新发展起来的邮政、港务、气象、陆上交通、航道测绘、蚕丝改良和市政建设等各种新兴业务也都纳入东海关的管辖范围。当时的清政府先后在山东沿海设立的23处常关也都统归烟台东海关管辖。由于东海关地位重要,当时海关总署、邮政总局等部门的报告、规章、年报、地图等资料都能在这里找到。因此,东海关档案的资料不仅对研究近代烟台发展、海关发展意义重大,而且为全面了解近代中国提供了非常详实的史料。(姜于海 王志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