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区房产交易超过7000套,家装金额不下2个亿,但因家装业的隐蔽性、流动性强的特点,使得这个行业几乎成为当前税收工作的一个“盲点”――
家装业税收难在哪?
一个税收流失的“黑洞”
随着大多数城市家庭住房条件的持续改善,家庭装修业也越来越火。据市房产交易处提供的数字显示:单是今年1到11月份,市区前来办理新购商品房房产证的就有4100多户。如果再算上数量不菲的购买二手房的户数,那么粗略计算,今年整个烟台市区房产交易的数字肯定会超过7000套。而购买了房子的家庭,除了个别情况外,绝大多数都要进行装修。以每户家庭平均金额为三万元计算,那么,整个市区涉及的家庭装修金额一年下来少说也要超过两个亿。
然而,尽管这个行业的表现可谓是风风火火,前途无量,但是它却正在成为一个令税务机关头痛的“问题行业”。据烟台市芝罘区地税局卫方副局长介绍:目前,这个行业的税收交纳情况很不乐观,许多从业人员从来也没有交纳过法律规定应该交纳的各种税款。
按照国家有关税法规定,家庭装修业要交纳的税种涉及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能够遵守规定,按时向税务机关主动申请缴税的,在行业内几乎是微乎其微,从而使得这个行业的税收问题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难点。
在难点的背后就是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卫副局长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如果以市区每年家庭装修的营业额为两个亿左右的规模来测算,那么总的税款流失至少也应该在600多万元。
家装业税收咋这么难
据税务部门介绍,家庭装修业征税难的问题,不仅在烟台存在,在其它城市也相当普遍地存在,它是一个全国性的难题。它之所以成了税务机关征税的一处“软肋”,是由家庭装修业这个行业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的。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家庭装修业由于具有分散性强、单户装修的利润相对较小等原因,导致一些大的装修公司一直不愿意涉足其间。再加上消费者对一些正规装修公司高昂的价格很不以为然,所以给了大量的装修“游击队”以可乘之机。这些从事装修的队伍多半没有正式的“旗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流动性。“你没有法子找到他们,因为他们行踪不定,这几天兴许在这个小区施工,而十几天后可能就出现在另一个小区。”卫副局长无奈地说。
另外,这些装修从业人员纳税意识薄弱,绝大部分从业者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还应该交纳“营业税”。再加上税务机关人手本来就少,无形之中给查税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以芝罘区的情况来说,芝罘区地税局目前一共才有执法人员140多人,以这样区区的一百多人,要完全掌控那些行踪无定的装修“游击队”,有时未免显得捉襟见肘。
重拳出击堵漏洞
尽管家庭装修业的税收问题是税务工作的一个难点,但是,为了让国家的税款不再继续流失,烟台市的地税部门还是决意要“啃一啃这块硬骨头”。
今年8月,芝罘区地税局出台了关于委托代征建筑业营业税的新措施,要求所有的被施工单位,在付给建筑装修公司的工钱时,代扣代缴各种应该交纳的税费。这项举措出台之后,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一些小的建筑装修企业“搞完建筑装修不缴税就开溜”的现象。据统计,实施这个办法以后,芝罘区建筑装修业的营业税交纳情况出现明显好转。今年8到11月份,一共入库营业税1713万元,比没有实行这个办法前的上半年多入库了346万元。
但是,这个办法还是只能管住一些小的建筑装修公司和一些有正式财务制度的被施工单位的业务来往,对那些主要给居民施工的装修“游击队”却效果不佳。
针对这种情况,芝罘区地税机关曾经试图通过发动社区居民帮助监督等办法,及时提供装修施工的信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效果并不理想。
怎样才能堵死这个税收“漏洞”?一些税务部门的人士认为,最主要的是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即:一是要加大查税的力度,尽量不留死角;二是要在家庭装修业进一步加强税法教育工作,普及税法知识,让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知道,隐匿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是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只有多管齐下,家装业税收难的问题才可能好转。(记者:周英杰 通讯员:周传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