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热了商场 冷了景点

来源:烟台晚报  2002-12-25 15:22:17
A+A- | 纠错

  这个冬天,室内的商场和室外的景点,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迎接寒风的到来,也形成了两道截这个冬天,室内的商场和室外的景点,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迎接寒风的到来,也形成了两道截然不同的风景——

             热了商场

  今年冬天的商场,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疯狂”无疑是最贴切也最感性的词组。“买200返150”、“折上再折”、“折完再送”……种种优惠手段令人眼花缭乱、难以置信,可它们就实实在在发生在这个冬天,出现在港城的商场。

  12月21日上午10点多,记者走进市区海港路的一家大型商场时,顿感阵阵热浪扑面而来,人山人海的久违场面不禁让人大吃一惊。

  服装楼层和售鞋的楼层几乎没有插脚的地方,收银处的队伍排出几十米,每个人手里都不止一个包。在二楼女装商场,开发区一位刘女士手里拎着五六个包。她告诉记者,她花669元钱给老公买了一件夹克,返还了450元的小票,又给自己买了一件毛衫,给老公买了条裤子,剩下不到100块钱又添了340元买了一双鞋,返还的钱又给儿子买了件毛衫和一双鞋。“反正过年也要买,就手趁着商场搞活动全买齐了算了。”虽然累得气喘吁吁,可“大丰收”的喜悦还是让她心花怒放。

  在男装商场,一个20几岁的女孩一口气买了8件同一品牌但款式花色不同的衬衫。她一边交钱,一边兴奋地告诉记者,买这么多是因为她男朋友最喜欢这个品牌的衬衫,返还的钱还可以去买自己早就看好的皮靴。她说:天天在说烟台商战打响了,其实这两年市民也没得到多少实惠,现在终于感受到了商业大战的气氛。她说她得抓住这么优惠的活动,疯狂买一下。

  而最火爆的场面则出现在某品牌的鞋柜台前。记者看到,柜台前水泄不通,熙熙攘攘像赶集一样,记者在人群外转了好几个圈,楞是没找着能插进去的缝隙,只能望“鞋”兴叹干着急。满载而归的女士则像凯旋的英雄一样趾高气扬地离去。记者得知,由于顾客实在太多,原来的两服务员根本忙不过来,不得已又从别的柜台紧急调来两个帮忙,一整天没吃一口饭。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赠送销售活动不仅使普通消费者趋之若骛,而且还吸引了商场的内部员工前去购买。

  “买200元送150元”!这一动作无疑是在港城扔出一枚重磅炸弹,“炸”得消费者喜出望外的同时,也“炸”出一肚子疑问:“他们这不是赔死了吗?”“他们在搞什么?”……

  面对搞活动的初衷,商家坦言:有点铤而走险--愈演愈烈的商业竞争压力迫使他们使出这一招。他们认为,这么做同时更把新年消费时间提前了半个多月,刺激了年前消费行为,也为自己把握这个大行情占了个先机。

  至于究竟赔赚几何?其实上面所描绘的疯狂场面已说明一切。据了解,“买200元送150元”的活动,不仅给良友带来旺盛的人气,一天的销售额更比平时翻了3至5倍。甚至一些素来让人“敬而远之”的品牌,真正成了活动的最大赢家,销售额翻了近10番。

  参与活动的策划者也实言相告:“我们是经过周密、精确、全面的预算后才隆重推出这项活动的。”他说,如果商场里所有品牌都参加这样的活动,肯定是不现实的。所以保证一天有十几个品牌轮流上阵就不错了,能够保住商场的活力和人流。其实,如果说赚钱,那是笑话,卖价才是个零头呢!比如一件衣服296元,拿出200元参加活动,就只剩下96元了。

  如此赔钱的买卖商家也愿意干,并非如此!因为商店里只有部分品牌搞优惠活动,而返还的部分购买的商品并没有参加活动。这就印证了俗话说得薄利多销。比方说,原先,商场的商品总体按25个点的利润在卖,一天可卖100万,现在只按5个点的利润来卖,结果一天卖了600万,还是有得赚,整个商场的收益还增加了!换言之,商家最大的赢利还隐藏在背后。据介绍,赚与赔,不是仅就服装、鞋等某种单一商品而言的,追求的是总体拉动,事实也证明,活动把日常用品、家电也带入了销售高潮。

  然而,商家的风险也是不言而喻的。据了解,为了此次活动,这家商场提前都和厂家做了大量协调工作,参不参加活动厂家完全自愿选择,只要参加,就向厂家做出承诺,保证他们不赔钱。一旦赔了,由商场负担。

  就在记者截稿时,得到一个最新信息,海港路上另一家商场推出的系列优惠措施受到巨大冲击。“折上再折”--在商品打折基础上持一卡通还可以再享受九五折的优惠显然逊色不少;至于花生油、卫生纸,还有几个人看在眼里;摸奖的老招数更是落伍了,何况中得大奖的幸运光环是否能戴在自己头上让人置疑。对此,这家商场正在策划新的应对措施。这预示着更疯狂的商战即将在年前在港城两大商业霸主之间展开,市民静收渔翁之利吧。

  值得一提的是,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买200返150,相当于仅花50元钱买了一样东西,这种心理是许多老百姓趋之若鹜的原因。对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多数还是以价格为基准取向来购买商品,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更高层次的消费理念。其实,消费者只要细算一下,就会发现,商家的举措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买200送150,不过是给最低6折穿上一件更具诱惑力的外衣而已。因此,无论商家如何疯狂,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还是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确立正确的消费观。(记者季云岭)

                 冷了景点

  趁着周末,记者到市区的几大景点转了转,发现每个景点都鲜有人来。相对于近期商场火爆抢购的场面,我市各大旅游景点的确显得萧条了许多。

  冬日暖阳映射下的烟台山无疑是美丽的,可是,偌大的景区内只有零星的几个人。今年“五一”刚刚修缮的原各国领事馆默默地静立着,偶尔几只寂寞的鸟儿鸣叫着飞过枯枝。这里太清净了,别说与“五一”、“十一”黄金周热闹的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就连其它季节平常的日子也赶不上。一位看馆的老人告诉记者,旅游旺季,这里每天都有几万人的客流量,现在一天能有二、三十人,就算不错了。

  业内人士都知道,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是我市的旅游淡季,因为北方天气寒冷,所以这个季节的游人很少,称为“冬眠期”。市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11月,我市接待国内游客数量明显下降,比高峰时的5月减少了近14万人。

  如果说烟台山、毓璜顶接待外地游客相对多一些,那么南山公园主要是面向本地市民的,也显得同样寂寞。据南山公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应对冬季游人少的状况,他们从11月份就开始把票价降到每人10元,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可能跟大多数人冬季喜欢“蜗居”有关。

  毋庸讳言,因为北方天气寒冷,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游人的数量。但缺少一个精心打造的冬季旅游品牌项目,才是我们真正的缺陷所在。

  记者在烟台山碰到一家4口(青年夫妇、孩子和一老人)。据男主人王先生介绍,他以前来过烟台山,这次是陪老人来看看。记者问他这次来和上次来,感觉有什么不同?他回答没什么不同。问他会不会再来,他笑着说,如果开发了新的景点,我会来的。言外之意,如果没有什么新意,他不会再来了。

  和王先生有同样想法的人很多。记者曾经问过几位市民,为什么冬天不愿到市区的景点游玩?大家的看法基本一致:一是因为冬天太冷,二是市区的几个景点实在没什么好看的,去了一次就不想去第二次了。

  由此看来,如何在冬季闯出一片新天地,走出淡季的阴影,才是我市各个景区亟待解决的问题。“冬季旅游市场虽然淡,这只是相对的,其实仍有许多潜力值得挖掘,关键是有没有创新的产品。”市中旅的姜经理这样认为。

  与我市相临的大连,无论是在气候,还是在自然资源等方面其实和烟台很相近,天气甚至比我们还冷,但他们的冬季游却比我们要好许多。今年7月,大连引进了泰坦尼克号的姊妹船,投资2个亿,重新整修后,对游人开放。记者的一位朋友前些日子刚从大连回来,据他讲,他在船上玩了整整4个小时还意犹未尽,感觉就像进了天堂一样。朋友经常去大连,可是他说,如果有机会他还会再去玩的。

  不难看出,一个新项目的开发会带来多少客源,有了客源便有了商机。对于如何走出淡季的习惯定式,主动争取市场问题,业内人士认为,可以从产品创新、价格差异、服务质量、宣传促销等方面下功夫。

  随着城市建设的日益加快,仅仅以绿化来吸引游人的眼球已不大可能。因为道路两旁、居住小区的规划都很漂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以看到红的花,绿的草。必须以特殊的景观创造新的卖点,推出新的冬季旅游景点,而且要深入挖掘景区景点文化内涵,以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旅游产品内容。

  值得欣慰的是,日前,如何开辟冬季游市场,已引起一些景区的关注,事实证明也取得了些许成效。我市南山公园行动得似乎早一些。在票价下调的基础上,今年11月举办了大型菊花展,免费对市民开放,主要目的是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赚个人气。南山公园管理处徐主任说,为了吸引更多的游人,他们主要是做动物的文章,引进了小老虎、小狮子、河马等动物,并建立了新的动物馆。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每个星期六、星期天不少家长领着孩子来这里看看小动物。

  塔山景区也在11月份,主动联系济南、青岛、威海、曲阜等地的旅行社及疗养院,开了一次旅游恳谈会,并邀请他们实地考察,签订了合作协议。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单靠各景区单枪匹马独闯天下,毕竟势单力薄,也收效甚微,我们期待着有关部门能及时整合这些力量,让它们强强联合,把冬季游的文章做好做大。(记者 刘晖)

初审:孙玲姿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