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

来源:烟台日报  2002-12-18 14:59:02
A+A- | 纠错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摘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

  

  “看,10年前这里还是一幅炊烟袅袅的农家田园风光,如今哪里找得出农村的影子。平坦的柏油路、林立的居民楼,各种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这里已与城区连成了一体。”站在莱山区凤凰山顶,循着城市建设专家的指点,记者看到了我市城市化进程的轨迹。

  自撤地改市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我市坚持不懈地推进城市化战略,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从人口上看,1980年我市总人口达到567万余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仅为50万左右,占总人口的8%。20年后的2000年,我市非农业人口比例迅速上升到31%左右。从绝对数字上看,1998年比1995年增加近16000名非农业人口,1999比1998年增加25000多人,2000年比1999年增加80000多人,呈现出平稳发展,某个阶段跳跃增加的势头。同时,2000年我市市区面积一举扩大到2643平方公里,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建制镇发展到97个。其中,五区有建制镇17个,总人口也上升到161万多。

  “反映在城市化水平上,必然是城市化率的提高!”2000年我市城市化率达到45.8%左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8个百分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其中,芝罘区、开发区城市化率达到了100%,中心城市发展不断加快,五区融合进一步紧密;次中心城市及中心镇也得到较快发展,出现了一批像龙口南山这样基础设施优越的“乡村中的城市”,农村与城市的界限渐渐模糊。

  实现全面小康需加快脚步

  莱阳农民王志强来芝罘区卖菜已经好几年了,虽然早已熟悉了城市里的一切,但是城市并没有接纳他,“乡下人”的身份使他无法真正融入这个城市。

  小王的情况,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们的城市化还并不尽如人意。虽然我市城市化水平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但由于一些限制,还不能让更多的农民成为城里人!区域内的城市化发展也是不均衡的,既有100%的高城市化率,也有27%左右的低城市化率,并且还存在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的问题。同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也亟需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市城市规模偏小,非农业人口、城市GDP总值占全市比重与其它发达地区相比也有较大差距。

  “城市化并不是简单的‘撤乡建镇’、‘撤县建市’!”据市建设局城乡科的陈俊涌介绍,当前一些地方混淆了城市、城市化基本概念,在城市化方面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单纯依靠行政区划调整以扩大城区面积,把城市做大,导致出现“城中村”的怪现象。

  做大中心城市膨胀小城镇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来看,城市化是现代化和工业化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城市化的实质就是要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化”入城市,使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转化到城镇的二三产业。我国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历程,也证明城市化的文章必须先从农民做起。而要让农民进入城市,就应该打破藩篱,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城市化不仅是让城市变漂亮、街道变整齐、基础设施完善,而且伴随城市化的进程更重要的是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创造足够的就业容量,鼓励企业使用农村劳动力,并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不但让他们进得来,还要过得好。”市委讲师团副团长许维江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各地区要加大产业调整步伐,避免产业结构雷同,在分工中侧重优势互补,形成生产要素聚集,力争把一两个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发展成支柱产业,只有这样,区域经济才有前途,才能增强对周边城乡的带动、吸纳、辐射。

  如何加快我市城市化的进程,有关专家指出,首先要做大做强中心区,加快五区融合,增强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加快以县城和20个中心镇建设膨胀的步伐,从而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初审:孙玲姿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