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我市举办的“首届HR(人力资源)TopTalking论坛”吸引了不少企业经理人,也为我市人才资源观念更新带来了良机。专家指出,我市人力资源的管理在某种程度上还停留在传统的“劳资管理”层面,存在“重学历轻实力、重年龄轻水平、重本地轻外地”的弊端。
据了解,在本埠,不少大型企业的劳资科改成了人力资源部,但专家认为,我市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还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管理是粗放的。据市就业办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全市企业用人单位普遍存在情绪化、随意性,多数企业在招人时都有“本科以上文凭、年龄35周岁以下、芝罘区户口”之类的要求,结果将不少人才挡在城门外。一位在烟台工作了两个月便提出辞职的硕士生告诉记者:“烟台环境好,发展有潜力,但用人观念有待提高。你一个人干了相当于三个人的活,结果得到的仍是一个人的工资。谁的级别、职称越高,谁的收入就越高,这是不公平的。”本次论坛的组织者认为,烟台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是留住人才,而其前提之一,是人力资源观念要跟上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