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之初,烟台人以惊人的胆识,写下了快速发展的华章,经济发展速度和总体实力都跨入全国先进行列。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烟台人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落伍了。痛定思痛。烟台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起直追,把对外开放提到全市经济的龙头地位,以大手笔的对外开放带动经济的大发展。
烟台人书写的第一个对外开放大手笔是利用外资。工业方面,以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为重点;农业方面,以具有比较优势的蔬菜、果品、水产品、畜牧业为重点;基础设施方面,以加快推动能源、港口、公路建设为重点,烟台人进一步调整优化外资结构,扩大利用外资领域,创新利用外资方式,膨胀利用外资规模,使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五年来,共有46个国家和地区前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32.2亿美元。批准成立千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124个,其中世界500强及知名大商社投资的项目有13个。
烟台人书写的第二个对外开放大手笔是对外贸易。积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扩大机电产品的出口为重点,进一步调整商品结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认真做好反倾销工作,使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出口商品结构、市场结构不断优化。近五年,全市累计实现对外贸易总额155亿美元,其中外贸出口94.5亿美元。
烟台人书写的第三个对外开放大手笔是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五年来,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了突破性进展,合作领域由单纯的外派劳务发展到工程承包、海外投资。全市树立“双向开放”的思路,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实力、有比较优势的轻纺、食品、机电、黄金等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全面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共成立境外企业和办事机构16个,投资额800多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