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结构培植骨干 “重量级”企业成为我市工业经济顶梁柱

来源:烟台日报  2002-12-17 16:35:36
A+A- | 纠错

  近几年来,我市围绕优化资本结构,积极争取利用国家优化资本结构试点政策,突出抓好骨干企业的膨胀发展,通过推进强强联合、以强并弱,使存量资产迅速向优势企业转移,骨干带动作用日益突出,劣势困难企业逐步退出市场,全市工业结构日趋合理,经营活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改组调整后形成的一批重量级企业,目前已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顶梁柱”。

  去年以来,我市工业大力实施了2户企业销售收入过100亿、3户企业销售收入过50亿、 5户企业销售收入过20亿、8户企业销售收入过10亿的2358工程”,筛选了18户重点企业作为重点培植发展的对象,并在调整重组、技术进步、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等方面集中向其倾斜,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氛围。今年前10个月,列入“2358工程调度考核的18户重点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利税和利润分别为48.5亿元;22.1亿元和15.2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 15.8%、23.7%和25.9%。目前,万华、氨纶等5户企业被列入国家520户重点企业,列入省重点的企业也达到17户,其中张裕集团等3户企业进入省重点支持的23户企业行列。

  为使我市工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进一步培植骨干企业群体,激发骨干企业发展活力,自1998年以来,我市先后有21户企业被列入国家优化资本结构试点计划,并先后对全市 130户国有企业实施改组调整,其中实施破产的企业有30户,兼并联合的企业38户,租赁 42户,转让、控股等其它形式20户,累计合理配置资产71亿元,成为我市工业结构调整力度最大、效果最明显的一个时期。几年来,经过改组调整,全市先后组建发展了80多个企业集团,张裕、万华、冰轮、南山、九发等企业集团还充分发挥市场、品牌、资金等优势,通过争取股票上市、配股和增发新股,累计募集资金近40亿元。目前,我市上市企业已达到8家,上市股票有9只。与此同时,债转股工作成效明显,通过积极争取,我市有万华、有色等4户企业实施了债转股,债转股总额达到16亿元,年可减少利息支付8000多万元。

初审:孙玲姿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