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药品降价惠及更多患者

来源:生活周报  2002-12-17 10:40:07
A+A- | 纠错

  谁都知道“有病上医院”,但提起上医院许多人又打怵:进一回医院,就得花不少钱。医院该去还得去,可这药费在老百姓心里确实是回事儿。前不久,烟台市公布了若干个药品临时零售价格,再一次降低了医疗机构药品价格。

  

  11月10日,退休老人王玉成“照例”来到芝罘医院———这一天,对这位心血管病的“老病号”来说是该取药的日子了。每个月,他都要照例到医院找主治大夫说说他的病情,然后取回一堆药。今天,他拿着大夫的处方单到计价处一划价发现,药价比上个月又落了一截,心里一阵高兴。该医院院长王学范说医疗机构药品降价,对王玉成老人这样一些慢性病、长期使用某一类药的病人感觉最明显了。

  其实,药品的再一次降价惠及的人越来越多了。而且,随着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的推进,为降低患者的医药负担带来越来越多的希望———

  药品招标采购价格直杀源头

  药品招标采购,乍听这词挺枯燥,但却和老百姓药品消费有直接的联系。药品招标采购,通俗地理解就是医疗机构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和监督下,对药品的进货渠道和价格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面对消费者的是统一的价格。负责此项工作的烟台市卫生局规划财会科科长李培良说,目前烟台市城乡各级非营利医疗机构基本上都实行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集中招标采购是一种政府行为,各医院都要“照此办理”。基本程序是这样的:按要求必须参加招标采购的医院要将常用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范围内的药,大部分都要纳入集中招标采购。各医疗机构将数千种药汇集到负责此项工作的政府有关部门,然后由这一专门机构向全国的药厂和药品经营机构发出招标信息。据烟台市卫生局有关人士介绍,这次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选取了百姓常用的抗生素、循环系统、抗肿瘤、生物制品四大类药进行招标采购,这是烟台市历年各种招标采购数量最大的一项工程,并且首次采用了电子商务招标,吸引了全国26个省市和16家外企国内总代理,共111家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参与竞标,涉及2445个品种规格。数量如此之大,基本上囊括了老百姓的日常用药。中标进入我市各医疗机构的药品在价格、质量上有了统一的规定,然后,政府有关部门将这些药品的价格公之于众,所有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都必须“照此价格”卖药。

  药价要说爱你不容易

  药品价格的降低,对于医院来说,的确是一种“损失”。芝罘医院药房的李尚美主任粗略地算了一下:自打降价以后,一个来月,少收入10来万元。如此算来,每年仅此一项,医院就少收入100多万元。但也带来另外一种收获:药品降价,也降低了医院的门槛———从取药人次看,门诊量增加了。

  纵然如此,药品价格的下降,在一部分患者的心中,仍感到未降到“满意程度”。据有关人士分析,这里存在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即与人们的消费水平有关。对于一些长期患病、收入不高的患者来说,对药品价格的降幅“心理期望值过高”;而对收入高、偶然患病的人群来说,并不太在意。

  一个值得分析的现象是:一般消费者对药品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价格方面。业内人士说,价格并不是药品消费的惟一。

  ———到药店买药。与到医院取药相比,药店的某些药可能便宜,但药店不具备诊断、指导用药等规范性诊疗服务的功能,只能由消费者根据经验购买。而医院,不是简单的购药场所,而是由医生根据诊断,对症下药。提供服务的方式不一样,医院的运营成本跟药店也不一样,因此,药店的药与医院的药不能简单地“同比”。

  ———到小诊所买药。小诊所与医院相比,医师的诊断水平、检测手段不一样,“对症下药”的准确性存在差异,对患者来说,与到正规医院诊疗的“安全性”有差距。

  ———药品生产的方式不一样。现代药品生产企业是按照GMP标准组织生产,也就是一种全封闭的生产方式,每一个环节都有详细、严格的标准,严格到对生产环境的空气质量都有标准。因此,生产成本高。按国家规定,我国的药品生产企业在2004年7月底前必须达到GMP标准,否则予以淘汰。因此,同一种药,GMP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相对就高一些。

  虽然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医院药价有高出其它药品经销企业的理由,但“高”的程度要控制在合理的范畴内。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对药品价格一向关注,并采取药品集中采购的形式,使价格一降再降。烟台市卫生局规划财会科科长李培良告诉记者,基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基础上的药品降价,从1999年开始在我市已进行了3次。通过药品招标采购这项“阳光工程”,不断降低老百姓药品消费的负担。今后,还将继续扩大药品招标采购品种,使药价更趋合理。

  业内人士分析“看病贵”

  据业内人士分析,如今“看病”较以往“贵”的原因,除去不合理的价格因素,客观原因有以下几点:

  ———慢性病、恶性病病人增多。肿瘤病、心脑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已位居疾病前列。这些病疗程长,治疗方式复杂,用药量大,部分药品价格昂贵。常年用药的费用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如治疗肿瘤病的药品“泰索帝”,一支8410元。

  ———新特、合资、进口高价药的应用,在提高医疗的“安全、有效系数”的同时,也增加了费用支出。比如治疗心肌梗塞,在梗塞6小时内用德国进口的“艾通立”抢救的成功率相对较高,疗效明显,但一支需要6685元。过去到医院“打吊瓶”,注射器经过消毒可以重复使用,而现在规定必须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每支1.7元;过去瓶装5%葡萄糖500ml,每瓶4.2元,而现在一次性塑胶笔就需要9.8元。

  药品降价 各方反馈

  患者:谁的感觉最明显

  记者在毓璜顶医院收费处随机采访了一些患者,有几人非常欣喜地告诉记者,药价确实是降了,一位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徐大爷说,他吃的地奥心血康和速效救心丸等药都便宜了;一位吕阿姨患高血压,常年吃一种叫“波依定”的降压药,原来每盒49元,现在降到43元;一位在毓璜顶医院住院的孙先生高兴地说:“原先每天要花500多元,现在只需300多元,政府真是办了件大好事。”也有一些患者表示,自己吃的药都没有降价,一位三十岁左右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因为患肾病,她每个月的药费高达两千元,听说医院很多药品大幅降价,就赶紧过来看看。结果发现自己吃的几种药只有一种百令胶囊从原来的44.8元降为40.51元,而她在药店购买一盒百令胶囊只需32元。陈女士说,她原来从不到医院买药,而是到药店,因为药店的药比医院便宜得多。看来,她只好还是去原来的药店买药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医院的取药处,就药品降价问到一些中青年人时,这部分人对药品降价,似乎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关注,当然对降低药价的举措表示欢迎,这毕竟是一种为消费者省钱的事。为什么中青年人的“关注度”不高呢?在烟台毓璜顶医院计费处,一位30多岁的青年人告诉记者,他一年很少到医院。只是近几天嗓子不好,自己到药房买了一些糖浆和消炎药“自医”,但是嗓子还是照疼不误,因此,他到医院找大夫看看,按大夫的要求服药。因为不常到医院,所以对药价的高低没有什么比较。再者,因为工作比较忙,平时买药也不多,一般是小毛病就近买药,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病才到医院,因此,在药价上就不会花费多少心思,这位青年人开玩笑说,有到处比较药价的时间还不如多花点心思赚钱。这种观点在中青年人间比较有代表性。

  可对于老年人来说,这笔帐可不是这么算的。住在芝罘医院内一科的赵老先生,每年要住三次院。老先生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心肌梗塞,他陪床的儿子说,赵老先生是退休,医药费报销85%。因为病重,每次都要住一个多月的院,花掉一万多元,自己少则自负二三千元,多则三四千元。而这次药品降价,赵老先生自负部分肯定会“回落”。该科主任慕春舟大夫算了一笔帐:赵老先生常用药有洛丁新,原价61.02元,现价57.44元,鲁南欣康,原价61.03元,现价46.6元。如果偶尔用药,降个十元八元的也许算不了什么,可对赵老先生这样的长期病号,每天都要用药,集中起来就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如果常年都用同一类药,节省的开支,就更加可观了。

  对于一些身患重病需要特殊药治疗的病人,药价降低不啻是“久旱逢甘霖”。住在芝罘医院肿瘤科的一位老者的老伴告诉记者,老伴身患癌症,用一种名叫“艾恒”的药,一支就需要950元左右,一次需要5—6支;欧贝90元一支,每次要2—3支,加上其它抗肿瘤的药多时一天要花掉4000元左右。而这次药品降价,艾恒每支降到830元,欧贝每支降到65元。仅艾恒一种药,每次就可以降70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节省的开支就是一大笔。该科医师说,治疗肺癌有一种常用药叫盖诺,临床每支400元左右,现在降到320元一支,这种药一次用量一般是8支到10支,降价后,一次用药的费用可为患者省下六七百元。

  药店、诊所:波澜不惊

  记者在市区一些大药店发现,对于这次医院药品的大规模降价,药店反应平平。越来越多的药品经销单位的出现带来了竞争,药店的降价空间已经不大。一位药店经理告诉记者,医院药品降价,对药店基本没有多大影响。一些习惯到药店买药的顾客,还是一如既往地选择药店。

  

  另外一位药店经理告诉记者,烟台的药品市场存在一种“怪”现象:没有批发价和零售价,只有市场价。无论是医疗机构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可以在药品批发单位买到最优惠的药品。与外地城市相比,烟台的老百姓其实是最能享受到便宜药品的,但不管药价如何低,老百姓还是会觉得贵,这是由药品作为商品的特殊性和人们的消费心理决定的。

  那么,个体诊所是什么反应呢?一位个体诊所的经营者明白地告诉记者,他们的药价和药店相差无几,微薄的利润主要来自注射费和简单的处理费。她甚至说:“现在开什么都比开诊所赚钱,烟台的药品市场已无利可图。”一位正在药店买药的男士说,他从去年开始在药店买药,即使在医院看病,也拿着药方到药店买药。而现在,他知道药店的药不光便宜,而且大多还可以讨价还价。他说:“老百姓都盼着有一天,药品有统一的价格,在医院看完病后可以直接买药,不用担心花冤枉钱。”

  医院:有本难念的经

  据毓璜顶医院药品采购供应科的梁科长介绍,继上半年响应国家计委的号召进行了三次较大的药品降价后,这已经是今年第四次大幅度降价。经过集中招标采购,药品平均降价达15%。实行集中招标采购的药品,在扣除医疗机构应有的药品差价收入后,形成的差价要有不低于60%的比例让利于民。该院此次降价的药品包括抗微生物、抗肿瘤等五大类药品达近400个品种,据初步测算,毓璜顶医院一年就给患者让利630万。

  

  为何一些老百姓感觉药价没大降?梁科长分析说:“有一些患者正好用的是降价的品种,而有一些患者恰巧用的是未降价的品种,所以反应不一。实际上,一些药品的降价幅度非常大,比如紫杉醇,由1135元降至879.55元,白蛋白由330元降至255.6元,这一点肿瘤病人可能体会深一些。”梁科长说:“目前我国的医疗补偿机制不够完善,医疗事业长远发展缺少资金支持,让群众看得起病是一个长久的目标。国家政府部门为此绞尽脑汁,医院也做出了很大的牺牲,至于是否能达到群众满意,就看老百姓能理解得多深,多远了。”

  新闻背景

  山东省物价局2002年9月26日印发的关于《山东省医疗机构集中招标采购药品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下发以后,烟台市物价局、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卫生局联合制定了关于公布2002年全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第一批中标药品临时零售价格,自2002年11月10日起执行。这次药品降价主要包括抗生素类、心血管类、生物制品类、抗肿瘤类、用量大的中成药类等五大类药品,品种达300多个。

初审:孙玲姿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