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到市区一些旅游景点转了转,发现冷冷清清的场面与黄金周时的火爆大相径庭。在雪后初霁的塔山景区,记者看到,偌大的景区内游人寥寥,各种游乐设施静静地矗立着,只有鸽子寂寞地飞过,竞技场里间或传出一两声狗吠。工作人员说,旅游旺季,这里每天都有几万人的客流量,现在却只有几十人。
像塔山景区这样,冬季偶尔还能接到一两个旅游团队的景点少之又少,大部分景区只有少数的散客,有的景点甚至停止售票。业内人士清楚,旅游业的“严冬”到来了。
每年11月至来年的3月,烟台旅游市场就进入寒冷的冬眠期。蓬莱阁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蓬莱阁整个11月接待的游人数量,还不到4至10月平均游客量的20%。除景点以外,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其它服务业也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据市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11月我市接待国内游客数量明显下降,比高峰时的5月减少了近14万人。这种“冬眠”现象直接造成旅游收入的减少和旅游资源的浪费。
旅游,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在我市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经容不得这么长时间的“歇业”。冬季游破冰势在必行。
旅游业的“哥德巴赫猜想”
北方冬季旅游,一直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旅游业的“哥德巴赫猜想”,其启动的难度可想而知。
烟台,和处于同一纬度的大多数北方城市一样,四季分明。这种气候,一方面能使人享受到季节变换所带来的新鲜感觉,而另一方面,漫长而萧瑟的冬天,却成为旅游业发展很难逾越的障碍。我市旅游行业全力打造的“山、海”品牌,在冬天丧失了吸引人的优势,势必遭到冷遇。
其实,季节原因只是一方面。缺少一个精心打造的冬季旅游品牌项目,才是我们真正的缺陷所在。与烟台相邻的大连和青岛在探索冬季旅游方面无疑走在了前面。大连推出的“冬季购物在大连”,青岛主攻的“酒吧文化节”,效果都不错。
长期以来,我市的旅游行业一直把精力投入到前三季,而忽视了冬季旅游。许多旅行社索性把冬季作为休整期。烟台康辉旅行社总经理赛国鹏说:“这段时间用来培训员工、考察新线路、制定新的规划。即使组团也是往南方走,很少接待来本地旅游的团队。”
另外,受利益驱动,旅行社、景点、宾馆、饭店等各吃各的饭,行业本身缺少配合联动。种种原因,导致我市冬季旅游一直无力破题。
启动冬季旅游市场
启动冬季旅游市场已成为我市旅游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一步。日前,我市旅游主管部门、各景区点和旅行社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如何打破这道“坚冰”。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市旅游业已经出现了适合冬季旅游的几个亮点。”市旅游局副局长孙光辉说。这几个亮点就是张裕葡萄酒文化博物馆和酒堡、南山景区康乐宫、农博园和牟氏庄园,它们将被作为破冰之锥合力推出。“这四个景点的共同特色就是避开了室外活动,可以不受寒冷天气的影响。”烟台国旅李月文总经理说。另外,这四个景点还各有特色。今年刚扩建的张裕葡萄酒文化博物馆本身内容丰富,再加上张裕品牌的名气,应该有不错的号召力;农博园的优势在于,外面万物凋零,这里却百花盛开、温暖如春;针对家庭周末旅游推出的南山景区康乐宫,有嬉水乐园、射箭中心等等,大人、小孩都可以玩上一天。四张牌中,唯有栖霞牟氏庄园是老项目,需要再挖新意。“把这四个景点灵活地串连起来,相信可以为冬季旅游带来一些热力。”业内人士对这四张牌逐个剖析,得出这样的结论。
其实,我们还有许多可利用的资源。如招远温泉、莱州中华武校、高尔夫球场和各种健身场所,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可以推出适合冬季的健身之旅。“围绕我们的资源优势,推出‘冬季周末游———烟台小康之旅’这样一个项目,游人在这里可以品酒、赏花、娱乐、健身等等,让游客体验到一种别具一格的小康生活。”市旅游局局长郝凤利道出了我市冬季旅游的主攻方向。
有了一手好牌能否打赢,还要看怎样出牌。目前,业内人士正在就具体的启动措施进行探讨,以期找到最佳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