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水的不管供水,供水的不管排水,排水的不管治污,治污的不管回用,城市水资源管理改革——
历经多次干旱缺水的我市,人们对水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早已有了“刻骨铭心”的理解。然而,记者日前在采访中发现,我市现行的“多龙管水”的水资源管理办法,在应对干旱缺水所带来的严峻挑战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多龙管水形成怪圈
水利部门的一位同志曾以打一口井为例,向记者挑明了“多龙管水”的种种麻烦。他说,如果某单位或者某居民要打一口井,审批权在水利部门,收费权在自来水公司,用水的多少则由节水办来管,小小一口井被人为地分成了三家管理。
据了解,当前我市同全国许多城市一样,水利部门、城管部门、环保部门等“多龙管水”,而这种“多龙管水”无形中造成了这么一个“怪圈”,即采水的不管供水,供水的不管排水,排水的不管治污,治污的不管回用。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水资源缺乏统管的更大危害在于,从配置上看,不能实现水资源科学合理有效的配置;从节水上看,分割管理就无法有效制止工矿企业等取水大户对利润的追求;从治污上看,分部门管理不利于治理水污染,也不利于促进污水处理和回收利用;从调水上看,多水源成本和水价不同,使“多取地表水,少用地下水”的取水原则成为一纸空文。以某市自来水公司为例,由于地下水取水价格比从水库取水价格低,多年来,该公司在供水水库的取水设备几乎没有满负荷运行过,所供水大部分取自地下水,由此导致水库年年弃水数十万立方米,造成淡水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导致了干旱年月,水源地水位下降、水质变差。
一龙管水悄然试行
实行城市水资源统一管理已是大势所趋。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目前,全国成立水务局并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城市超过700个,而我市也有蓬莱、龙口、招远等5个县市区成立了水务局,其主要内容和职能是将防洪、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与回用,以及地下水回灌等各项涉水事务集于一体,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实行统一的权属管理,基本做到了与水业务相同或相近的机构归属水务局一个部门来领导。
城市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蓬莱市为例,该市原来的城区供水由两部分组成:以该市淳于大口井为水源地的市建委自来水公司,负责老城区供水;以战山水库为水源地的市水利局战山供水公司负责城东区和新港码头的用水。两个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的供水公司难免产生不协调的问题,为此,这个市决定成立水务局,除水利局原有的职能外,新划入了城镇供水、水环境监测、污水处理等职能。该市自来水公司则成建制地从建委划出,组建供水总公司,隶属水务局,从而在我市首次实现了水资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这样,就实现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开发,城市供水有了统一规划,而且实现了建管统一,改变了过去城市供水建管脱节的问题,水利部门真正从水源地管到了水龙头。
统管令企业百姓受益
城市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确立一个“龙王爷”后,老百姓和企业将大大受益。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首先在水价的问题上会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老百姓和企业不会再为某一个单位随意上调水价而烦恼了。再比如,过去,老百姓要是家里供水断了,排水堵了,往往先要找物业、找市政等部门,而后者往往还要分别沟通自来水公司和排水公司,费时费劲。有了统一管理后,一个电话全部解决。又如,开公司、办企业,过去要奔跑多个与水有关的部门办审批,现在却只需进一个“庙”。过去对于浪费用水的现象,虽有多个水部门在管,但谁也管不明白管不彻底,现在有了统一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另外,加入WTO以后,有了统一管理,外资和民间资本会更加顺利地进入我们的水务市场,加快水利事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