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十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一精辟论述深刻揭示了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理论、党的领导、党的工作、党的建设始终坚持先进性的根本途径。
与时俱进,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本质特征,它既是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就是指运用辨证、发展的观点和方法,认清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吃透国情,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当今中国的伟大历史变革,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勇立潮头,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不同历史阶段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党的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党要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就必须从时代特征和新的实际出发,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要善于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善于用世界眼光去观察和把握当今世界各项事业的发展趋势,以发展的思维来回应时代对理论的需求和呼唤,进而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我们的各项工作富于创造性。
坚持与时俱进,体现了创新的基本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曾把当今时代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概括为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化、科技信息化。我们一定要看到时代发生妁这种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以马克思主义的勇气对这种变化做出理论总结,不断扩展理论视野,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在继承的前提下创新,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因循守旧,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等,全面推进我们事业的发展。
历史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与时俱进,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就能有所建树,我们的事业就前进发展,欣欣向荣;反之,则会遭受挫折,徘徊不前。我们党要实现推进现代化、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