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招工单位在虚位空岗,一方面是失业人员在等待观望,据市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腾岗后的岗位满足率仅为56%——招工单位与再就业人员的供需问题凸现无遗。
据有关人士解释,出现这种岗位招聘不足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岗位自身、用人单位和应聘个人三方面。从目前来看,不少专业技术岗位因技术含量高而无人胜任,像化验员、电工、筑路机驾驶等岗位,在招聘的“4050”人员中,居然没有一人能够胜任。
然而据记者了解,一些用人单位的苛刻要求和部分再就业人员的眼光太高才是值得注意的普遍性问题。例如,部分单位设置的普通岗位对应聘人员要求过高,而岗位相对轻松的则要求工作时间过长,用人单位明显缺乏足够诚意。这其中,多数岗位的最低工资仅有370元,偏离指导线过远。像某单位招聘垃圾清运工仅给420元/月,而按照有关规定,这类工作的最低价位应为565元/月,平均价位则为904元/月。据介绍,这种单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与当前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差距过大的现象绝不在少数。
另外,一些再就业人员挑单位胜过挑岗位,求岗心情不够迫切,对岗位不珍惜,脏、累、险岗位无人问津等情况也让很多人遭到自然淘汰。例如某单位招聘垃圾拖桶工,30个岗位却报名寥寥,至今只有1人上岗,而各住宅小区的20个保洁工,现在还空着14个。据悉,一些无底薪、竞争性强的岗位不是报名很少,就是报名后被很多人放弃,令人无奈。
业内人士指出,解决这种情况还需要用人单位和应聘个人各自认清政策与形势,用人单位既不能敷衍了事,再就业人员也不要总是挑挑拣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