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在栖霞市桃村镇农民孙昭成家,看到了他家保存了20多年的十几本“流水帐”。从20年前的大金鹿自行车,到如今的高档电脑,大大小小的票据都附在帐本的后面。
孙昭成今年41岁,从1982年开始,和两三个人合伙,小打小闹地干些水电暖安装,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一个拥有几十万资产、颇具规模的专业安装公司了。
孙昭成从1980年起就将家中所有收支全部建起了档案。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购买摩托车、手机等,都在帐本上记得清清楚楚。老孙笑呵呵地说:“那时候,一分钱掰成两半儿花。现在好了,俺买上了高档电脑,手机换仨了,这要是过去呀,想都不敢想。”
“翻开帐本看看,这么一对比,感觉俺家已经跨进了小康的门槛。”老孙的妻子激动地说。孙昭成也兴奋地说,十六大把建设小康社会写进党章里,俺心里好像吃了定心丸,这不就是告诉俺,俺挣的钱会越来越多,俺的小日子会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