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企业,请你举起专利保护的利剑!

来源:烟台日报  2002-11-12 10:40:45
A+A- | 纠错

  最近,莱州市某机械加工厂厂长向记者反映,他耗尽心血开发的强力伸拉推杆,被他的海外代理商抢先在美国申请了专利。这位代理商以其妻之名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的专利申请号,不久前又在《发明专利公报》上公之于众。这位厂长十分后悔当初只申报了外观专利而未报发明专利。

  类似“哑巴吃黄连”的事例,在我市时有发生。市知识产权局工作人员认为:这一方面说明有些人为谋私利而置法纪和商业道德于不顾,恶意抢走他人的专利;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一些企业负责人专利知识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淡薄。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专利的申请量和储备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发达国家,一家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一年申请几百件、几千件甚至上万件专利是常有的事。据悉,日本日立公司一年的专利申请量,相当于我国所有企业一年专利申请量的总和。据市知识产权局工作人员介绍,国外公司申请专利的1/3甚至一半,都是现在并没有应用的未来技术。日本企业早在十几年前就在中国、申请了高清晰度彩电的专利。超导技术、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美日等国企业在我国都有大量的专利申请。国外公司之所以愿花这笔钱,目的在于保护自己,垄断市场,免遭同行业在一段时间内侵入这个领域,保护企业在竞争中的领先地位,不使自己最新开发的技术流失。

  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市企业在专利保护方面差得太远。早在1985年4月1日,我国就实施了《专利法》,但时至今日绝大多数国民仍不甚了解专利,一些常年从事新产品开发的厂长、经理对专利也是知之甚少,更不会拿起专利的武器保护

自己的合法权益。据市知识产权局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市仍有约50%的国有企业,至今未提出一件专利申请,即使有几件专利的企业,大都是已经应用的技术,至于未来技术的专利申请则等于零。我市有家企业在与外商合资中,对于地皮、厂房、机器的硬件作价,算来算去,斤斤计较,却把价值1000多万元的几项专利技术抛到了脑后。更令人心疼的是,这些专利技术由于多年未交年费而被视为自动放弃,外商不再承认其专利权,1000万元就这样“打了水漂儿”。

  这种拣芝麻丢西瓜的事例并不鲜见。它说明,专利知识尚未在一些企业领导的头脑里真正扎根儿。了解专利法,掌握专利法,灵活地用好专利的保护和公开这两大功能,巧妙进行技术竞争,仍是摆在企业决策者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初审:孙玲姿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