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入WTO后,“狼来了”的声音四处响起。作为传统产业的栖霞苹果,如何变挑战为机遇,实现借势腾飞?在入世一周年之际,记者走进“中国苹果第一市”栖霞市,拍摄到下面几组镜头。
跳出低层次恶性竞争
人物剪影:范万林,臧家庄镇店子观村农民,曾创出每亩收入10多万元的奇迹。
长镜头:10月9日,店子观村头,范万林正在收购苹果。他告诉我们:“今年发展的绿色苹果尽管还达不到标准,但我还是要以保护价收购100万公斤。”
谈起入世,范万林有自己的见解:“现在咱们苹果生产的最大问题就是在低层次上进行恶性竞争。如果没有技术和品种的创新,最终会被市场淘汰。”对此,范万林有切身体会,1999年,他投资9万元,引进韩国的黄金梨进行嫁接繁育。2000年10月,他培育的5.7万棵黄金梨苗木在果蔬会上被省内外客户“一抢而光”,亩收入达到10万元。
中国入世后,范万林又把目光瞄准了国际市场。去年,他与新加坡客商签订了500万公斤绿色苹果的购销合同,并花费近万元请来三位专家,对12个村的1万多果农进行了培训。根据专家和教授的意见,果农们实行中药治虫和生物防治,确保苹果的农药和化肥残存量达到了绿色食品规定标准。在他的带动下,全镇建成了500亩绿色苹果基地。
画外音:农业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归根结底要让农民真正掌握“第一生产力”,只有让他们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放眼市场,才能产生更强的发展冲力。
不要怕打“洋官司”
人物剪影:牟忠义,1996年7月创建了村办企业源通果汁有限公司,目前年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年销售收入2000万美元。
长镜头:走进栖霞源通果汁有限公司,到处是热气腾腾的生产场景,望着眼前的一切,牟忠义感慨万千:“要不是打赢了洋官司,工厂早就停产了。”
1999年6月,一部分美国企业提出申请,要求对来自中国的浓缩苹果汁征收91.84%的反倾销税。若此申请成立,源通果汁将会因价格增加被赶出美国市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牟忠义决定捍卫企业的权益。于是,公司和其他9家浓缩果汁企业一起,聘请了有丰富反倾销经验的美国律师,走上了艰难的抗诉之路。由于准备充分,证据确凿,他们经受住了美国商务部近乎苛刻的调查。2000年4月,美国商务部作出终裁:10家应诉企业的反倾销关税加权税率平均为14.80%,其中源通果汁的税率为9.8%。
(画外音):面对经济一体化的挑战,避让不是出路,只有扎扎实实练好内功迎对挑战,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结构调整不要怕“痛”
人物剪影:刘春卫,栖霞市果树中心主任。栖霞年出口优质苹果20万吨,实现了从苹果大市向苹果强市的转变。
长镜头:10月10日,我们在栖霞一处果园看到一些刚下过果的树被伐掉了,感到有些不解。刘春卫说:“这叫改造郁闭园,发展果业也要进行创新。”
1998年,随着果树的增长,原来高产的密植园开始变成了通风透光性差的郁闭园,产出的红富士质量低劣,销售受阻。为改变这种状况,刘春卫他们积极引导群众调整品种结构,并在全市推广苹果套袋、摘叶转果、果园覆草、贴字等技术,给苹果“化好妆”,漂漂亮亮“出嫁”。几年来,全市共改造“郁闭园”16万亩,苹果产量虽然下降了,但质量却上来了,全市年出口优质果20万吨。
(画外音):应对入世,要有舍,才能有所得。只有重点发展高、精、准农业,才能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