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果蔬会上,我市累计成交利用外资项目82个,合同协议外资额6.4亿美元,实现了“以会为媒、以会招商”的预期目的,这也是我市举办这一盛会的最大收获。
然而,作为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果蔬会的烟台,从这一盛会收获的,并不仅仅是这些。
催生会展产业
本届果蔬会的成功运作,让许多来自大城市的代表也感到惊叹:烟台作为一个中等城市,在会展设施、会展服务、会展规模以及会展的组织运作等方面,已走在了国内前列。
可以说,烟台人是从举办果蔬会,直接感受到会展这一新兴产业的巨大魅力和广阔前景的。从第一届果蔬会至今,我市已经成立了10余家会展公司,相继承办了第二届APEC交展会、第二届APEC投资博览会、全国煤炭交易会、酒博会等60多个重大经贸活动,给烟台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估量。据统计,前三届果蔬会,我市共签定投资合同、协议498个,总投资额达29.8亿美元,同时,吸引了23万客商云集烟台,外商达到了8200多人。大把大把的钞票装进了腰包,大量的外资源源不断地被吸引进来,烟台人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会展经济的惊人魅力。
果蔬会不仅拉动起会展业,还给烟台带来了无法计算的“无形资产”。每次大型展会期间,烟台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全面、全方位地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风采。正如新西兰前总理詹妮·希普利来我市参加投资博览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举办大型展会,意味着烟台的名字将很快传遍亚太地区。烟台,将得到亚太投资者更多关注的目光。”
催高服务水平
一年一度的果蔬盛会,就像城市发展的催化剂,使得烟台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服务水准逐年提高,我们承办大型乃至超大型的国际会展活动的能力不断增强。
举办果蔬会,每年都被市委、市政府列为全年经济工作的大事,举全市之力来办。以这一盛会为动力,与会展业相关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服务、旅游接待、娱乐购物、人员素质等服务业的软硬件综合环境日臻完善。据统计,每次果蔬会都有至少2万多中外客商云集烟台。巨大的人流、物流,都对我们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提出严峻的挑战。但截至目前,全市66处各类旅游景点,近百家涉外饭店、上百家旅行社和十几处大中型购物中心,无一被客商投诉,良好的服务,优美的环境,受到中外客商的一致好评。
举办果蔬会,迫使我们的服务业迅速与国际惯例接轨。每年盛会期间,市旅游部门都要参照国际惯例和国际有关服务规范,出台一系列服务质量标准规定。按照这一规定,各个宾馆、饭店都积极行动,训练员工。一句问候语,一个手势,经常要练习几百遍。服务水准的提升赢得了参会客商的普遍认可,也给服务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烟台山宾馆四届果蔬会期间,客房出租率都在85%以上,其中第一、二天的出租率都达到了100%,营业额比平时几乎翻了一番。
催进城市建设
“很遗憾我没能早点来这里,烟台是座非常美丽的城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届果蔬会研讨会当天,德国宾得公司技术总监霍恩先生对记者说。短短几天,烟台向海内外客商集中展示了美丽温馨、热情好客、蓬勃向上的城市风貌。
果蔬会见证了烟台日新月异的发展:
1998年第一届果蔬会前,一场“让烟台美起来、亮起来、绿起来”的市容整治会战打响了。滨海北路拓宽工程、只楚立交桥工程、南大街灯光工程等一批大型工程相继竣工;建筑面积3.96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个国际标准展位的烟台国际会展馆开始启用。2001年第三届果蔬会前,滨海中路正式通车;投资4.3亿元的套子湾污水处理厂建成,使市区5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污水全部实现了净化排放;斥巨资实施的“碧海蓝天工程”,让港城的天更蓝,海更碧。
今年果蔬会前夕,机场路改造,火车站新站、滨海景区的规划和建设,更让世人看到了烟台开放的气魄。果蔬盛会,使烟台的城市载体功能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为促进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