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资助你上学,你毕业后到我单位工作三年”。10月14日,烟台第二建筑设计院在烟大建筑系贴出的定向资助贫困生的通知,在校园内掀起了波澜。
记者从烟台大学建筑系了解到,作为资助单位,烟台第二建筑设计院向校方提出意向:以毕业后到建筑设计院工作3年为条件,定向赞助贫困大学生。
由于此前没有“定向赞助”的先例,通知贴出后,立即在全校引起不小的反响。校方对定向赞助持赞同观点。据介绍,目前建筑系贫困大学生占了四分之一,学生靠打工挣的钱相对于全部费用来说,只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助学贷款由于受名额、数量、条件等限制,只惠及到少数学生。因此,校方认为“定向赞助”是一条值得尝试的途径,但主张在选择上让学生充分“自主”。
但贫困大学生们则显得顾虑重重。在建筑系140多名贫困生中,报名者不到50人。贫困学生们的普遍观点是,接受赞助等于放弃了毕业后的选择权。一位大学生认为,这种方式用在那些冷门学科比较适宜。来自菏泽、德州的贫困生王瑞凤和代吉敏虽然出于学费和留烟台的考虑都报了名,但也心存疑虑:毕竟先无偿花了人家的钱,将来会不会在合同期内被变着法“榨油水”?
发此倡议的烟台第二建筑设计院考虑得则比较实际,该院副总经理刘翠芝认为,中国入世以后,企业对人才的争夺会越来越激烈。定向赞助,可以提前掌握学生的情况,学生也能提前进入用人单位熟悉情况,双方在“感情”上可以相处的更融洽,“不管怎么说,这种用人方式值得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