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会回眸(一):融入全球化

来源:烟台日报  2002-10-23 16:49:14
A+A- | 纠错

  目送参加第四届国际果蔬博览会3万多名海内外客商恋恋不舍离去的背影,徜徉已经趋于平静的会展馆,人们仍可以强烈感受到盛会带来的全球化经济浪潮的震荡。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个新话题,我们该怎样作答?果蔬会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讯息和警示。

  走上大舞台

  第四届国际果蔬博览会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全球果蔬企业大聚会。

  世界500强之一的挪威海德鲁(远东)有限公司第一个报名参展,展位也由去年的1个增加到4个。在山东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70%的意大利水果气调设备贮藏公司,在连续参加了三届果蔬会之后,今年又兴致勃勃地来了。日本东京国际劳务管理财团组织了71位企业界人士前来参会。在本届果蔬会结束之际,韩国、日本、法国等国的协会、管理财团明确表示明年将组织更多的企业参会参展,有20多个海外大企业当场确定明年继续参会参展。

  国内外企业所表现出的热情和渴望,很大程度源于正被全球人所关注的“全球化”的冲击。在本届果蔬会上做演讲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布斯塔博士明确说,全球化是伴随全球生产力发展、信息化程度提高而出现的客观趋势,是对小农经济、计划经济、封闭经济的更大冲击,已经势不可挡,企业必须关注全球化。

  前来参会的栖霞宇冠果品公司的老总林鸿海更简明扼要地说,入世之后,不管企业愿不愿意,企业都是全球化的主体,已经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影响。但是,他坚信,只要更多更主动地去了解世界,不断创新自我,就能在这种新的变化中创造新的机遇。

  我市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责任在全球化浪潮中再造新优势,就象人们所说的那样,创新,创新,再创新。此次果蔬会上,从筹备阶段,我市企业就积极应对,准备了100多个项目,6亿多美元的贸易订单,与海外市场实现了成功对接。

  应对绿色壁垒

  在本届果蔬会中,人们说起的最多的话题之一是“绿色壁垒”。这是入世之后,我市感受到的最早最直接的全球化进程之痛,是与变化的世界经济的最直接的遭遇。

  我市蔬菜加工龙头企业龙大集团的老总宫学斌对此感触最深。面对国际市场,他们从1998年就在我市率先开始生产无公害、无农药残留的有机食品,并获得了AA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外市场对食品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特别是今年4月份以来,以日本为代表的国际市场对进口蔬菜的检测指标和检测方式要求更加严格,龙大食品遭受了多年未遇的“门槛”。但是龙大积极应对这种变数,引进了专业检测设备,对食品加工车间进行等级细分,严格加工操作规程,并派专人对生产基地进行严密监控。龙大的产品如今可以直接进入日本家庭的餐桌。

  全球化进程中的变化不可避免,对相关产业和企业带来影响也是一种必然。我们关注变数,就是为了更好地应对,更好地进行科学决策。

  对我市来说,农副产品、纺织服装、机电产品是三大骨干出口产品,而这三大产品目前都面临着贸易壁垒的困扰。单以农产品来说,第一季度蔬菜出口货值下降51%,花生下降56%,龙大、九发、复发中记等一些主要农产品出口企业出口量集体滑坡,有的甚至下降50%。但是,从5月份开始,我市的农副产品出口开始止跌回升。1—9月份,农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4.9%。这一成绩,最关键的在于进行积极的科学决策和以变应变策略,在变中提升自己。由于我市采取了健全无公害技术操作规程、农业标准化等一系列措施,最终让农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破壁而出。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国际果蔬博览会,国家最初的选址并非我市,但经过市委市政府的积极争取,如今不仅将其办得更具国际性,而且成为每年10月的例会,有人称,果蔬会已经成为我市对外开放最具特色的平台。在本届盛会中,市委、市政府多次组团到海外召开说明会、项目推介会等,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助跑。连续几届参加果蔬会的美国客商,亲身感受到了一年比一年的变化。他深有感触地说,美国的果蔬生产者应有危机感,中国的产品将会与之抗衡。

  在全球化进程中,人力资本尤其被人所关注。虽然今年已是第四届果蔬会了,但许多参展企业在与外商谈判和交流中,仍深切感受到具有国际谈判水平的人才的短缺。多年来,我市虽然一直致力于人才库的建设,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有些企业越来越暴露出对全球贸易、法律法规知之不多,经营理念不新,缺乏跟踪世界同行发展态势的能力等等缺陷。这就迫切需要政府参与,而果蔬会的举办,无疑就是政府发挥服务作用的成功范例。

初审:孙玲姿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